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之苔质变化的临床意义(2)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之苔质变化的临床意义(2)

2015-08-26 | 网络

查字典公务员医疗卫生人才网为考生提供中医诊断学:望舌苔之苔质变化的临床意义。

苔质变化的临床意义

3.腐腻苔

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1)腻苔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紧贴于舌面,揩之不去,主湿浊、痰饮、食积。

其中薄腻或腻而不板滞主食积或脾虚湿困;滑腻主痰浊、寒湿内阻;厚腻如积粉者主时邪夹湿,自里而发;厚而粘腻主脾胃湿浊上泛。

(2)腐苔

苔质颗粒粗大,疏松而厚,形如豆渣,揩之可去,主胃气衰败、湿邪上泛。

4.剥落苔

一般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1)剥苔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其中舌红苔剥主阴虚;舌淡苔剥主血虚或气血两虚。

(2)花剥苔

舌苔多处剥脱,仅存少量舌苔,主胃阴不足,气血亏虚。

(3)镜面舌

舌面无苔,光滑如镜,主病情危重。若镜面舌舌色红者,主胃阴干涸;若舌色白如镜,毫无血色,为气血亏极。

(4)类剥苔

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可见,提示久病气血不续。

(5)地图舌

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图,多为气阴不足或过敏体质。

5.真假苔

对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意义。

病之初期、中期,舌见真苔且厚,为胃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说明胃气尚存。新病出现假苔,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病情危重。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之苔质变化的临床意义(2)】相关文章:

地理常识——我国的涌泉与瀑布(二)

专家提醒:917考前三大注意事项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护校安园”

时事热评:“巨型雕像”拷问慈善的商业边界

时政热评:岂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四十七期)

公务员考试策略:行测数量关系进阶策略

【政策解读】《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解读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为政篇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