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二、病因病机
1.脾气虚弱 脾司运化,脾气主升,脾能统血。
当经行之时,则血注于冲脉,以为月经。如因脾气素虚者,经行时而脾气更弱,以致运化无权,清气下陷,导致水湿停滞于肠,而为经行泄泻。
2.肝旺脾弱 肝主藏血,其性喜疏泄条达,如因肝气郁结,肝郁横逆,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而脾气益虚冰温下流,亦可引起经行泄泻。
3.脾肾两虚 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运以助消化,肾阳不足,则导致脾阳不振,湿浊内聚,经行脾肾更亏,湿困脾阳而致经期大便泄泻。
三、辨证论治
1.脾虚证
主要证候: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利气调经。
方药:参苓白术散。
2.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
【考题】
A.补中益气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人参养营汤
D.参苓白术散
E.健固汤合四神丸
1.治疗经行泄泻肾虚证,应首选( )
2.治疗经行泄泻脾虚证,应首选( )
【答案】1.E 2.D
【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经行泄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