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经行泄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经行泄泻

2016-02-01 | 网络
经行泄泻是易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一、定义: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二、病因病机

1.脾气虚弱 脾司运化,脾气主升,脾能统血。

当经行之时,则血注于冲脉,以为月经。如因脾气素虚者,经行时而脾气更弱,以致运化无权,清气下陷,导致水湿停滞于肠,而为经行泄泻。

2.肝旺脾弱 肝主藏血,其性喜疏泄条达,如因肝气郁结,肝郁横逆,克制脾气,则运化乏力,而脾气益虚冰温下流,亦可引起经行泄泻。

3.脾肾两虚 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运以助消化,肾阳不足,则导致脾阳不振,湿浊内聚,经行脾肾更亏,湿困脾阳而致经期大便泄泻。

三、辨证论治

1.脾虚证

主要证候: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利气调经。

方药:参苓白术散。

2.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方药:健固汤合四神丸。

【考题】

A.补中益气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人参养营汤

D.参苓白术散

E.健固汤合四神丸

1.治疗经行泄泻肾虚证,应首选( )

2.治疗经行泄泻脾虚证,应首选( )

【答案】1.E 2.D

【中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经行泄泻】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复习:巧做一匹大黑马

行测法律基础的复习与做题方法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重点题型:利润问题

申论备考名言警句知识储备:文化、励志、奉献

过来人分享: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必读经验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重点题型:行程问题

公务员行测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纵向梳理

一个普通智商笨小孩的一点点经验

公务员考试知识——公考的录用程序

广西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理性爱国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