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是外科护理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考点,但内容较多,记忆量较大,不易掌握,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条分缕析,归纳总结出关于颅骨骨折的考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我们先来看几道例题:
例题1.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 )
A.意识障碍
B.头皮皮下出血
C.脑脊液漏
D.颅底骨质凹陷
E.脑脊液含血
【正确答案】C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颅底骨折主要表现相应区域瘀斑、淤血,脑脊液漏,以及脑神经损伤,其中脑脊液漏是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
例题2.某男,20岁,不慎从高处掉下,头部着地,伤后数小时出现头痛,眼睑青紫,鼻孔有血性水样液体流出,应诊断为( )
A.颅前窝骨折
B.颅中窝骨折
C.颅后窝骨折
D.鼻骨骨折
E.面部外伤
【正确答案】A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颅前窝骨折表现为眼眶青紫、球结膜下出血呈熊猫眼征 ,有脑脊液鼻漏或口漏,常伴嗅神经、视神经损伤。
例题3.颅中窝骨折脑脊液耳漏时,禁忌外耳道堵塞和冲洗的目的是( )
A.预防颅内血肿
B.降低颅内压力
C.避免脑疝形成
D.减少脑脊液外漏
E.预防颅内感染
【正确答案】E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出现脑脊液漏即属开放性损伤,处理重点在于避免颅内感染、促进硬脑膜愈合。禁忌外耳道堵塞和冲洗就是为了防止脑脊液回流导致颅内感染。
根据事业单位出题的规律,常考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颅骨骨折定义
颅骨骨折是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其严重性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等。
(二)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1.颅盖骨折
①线性骨折:局部压痛、肿胀,常伴发头皮损伤局部骨膜下血肿。
②凹陷性骨折:多发生在额、顶部,可扪及局限性下陷区,骨折片若损伤脑重要的功能区,可出现神经定位病征。
2.颅底骨折:主要表现相应区域瘀斑、淤血,脑脊液漏,以及脑神经损伤,其中脑脊液漏是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
(1)颅前窝骨折:眼眶青紫、球结膜下出血呈熊猫眼征 ,有脑脊液鼻漏或口漏,常伴嗅神经、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耳后、乳突皮下淤血,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常伴面神经、听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漏搏动性突眼和血管杂音;鼓室出血,鼻出血。
(3)颅后窝骨折:耳后,枕部皮下淤血,脑神经损伤少见。
(三)颅骨骨折的诊断
颅骨X线片确诊。
(四)颅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1.本身无需特别治疗,着重于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合并症。
2.合并脑脊液漏时,须预防颅内感染,不可堵塞或冲洗,不做腰穿,取头高位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摸涕,给予抗生素。
3.脑脊液漏不自愈达一周以上,可行漏口修补术;对怀疑骨折片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至伤后视力下降者,应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术;颈内动脉-海绵窦漏不愈或加重者,需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五)颅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出现脑脊液漏即属开放性损伤,处理重点在于避免颅内感染、促进硬脑膜愈合。应使用TAT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大部分漏在伤后1~2 周自愈。若4周以上仍未停止,可行手术修补硬脑膜。若骨折片压迫视神经,应尽早手术减压。
(1)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头部抬高15~20,偏向患侧。维持上述特定体位至脑脊液漏停止后3~5天,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
(2)嘱病人:①禁忌堵塞鼻腔、耳道,冲洗和滴药,不能挖鼻、抠耳。②避免颅内压骤升,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打喷嚏等,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或脑脊液逆流。
(3)护士:①脑脊液鼻漏者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禁忌腰穿。②可以保持局部清洁:每日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颅内。
(4)注意有无颅内感染迹象:脑脊液漏属开放性骨折,应使用TAT及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若4周以上仍未愈合者,可行手术修补硬脑膜。若骨折片压迫视神经,应尽早手术减压。
【外科护理学基础知识:颅骨骨折常见考点总结】相关文章:
★ 【政策解读】《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解读
★ 公共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