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学考试 >执业中药师 >备考资料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

2016-06-23 | 网络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预计为10月17日、18日举行。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备战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国医考网小编整理了中药学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顺利!

1、症、证、病的概念

症:症状,疾病的外在表现。例如:发热、恶寒等。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例如:感冒

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例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举例:

(1)患者患感冒,其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属于风寒表证。

(2)患者患感冒,其症见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其证属风热表证。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病人的资料、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论治。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中医临床治病,不但着眼于病的异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证的区别。证同治同,证异治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证候不同,治疗方法不同。例如: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双黄连)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治法相同。

例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补中益气升提的方法。

小编推荐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之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的含义

微信手机扫一扫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1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相关文章:

中药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高频考点汇总

申论范文:努力实现现代化成果城乡共享

2017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拟录公示(第8号)

公务员行测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纵向梳理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在线教师”

什么是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序号?

2017江苏射阳县房屋征收办公室政府购买服务岗位招聘拟聘名单公示

【政策解读】规范民警执法,公安部发出哪些“大招”?

《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公务员考录更加公平公正

【理论观察】中国文学当有世界梦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