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多少农民工都向往着有一天,能告别家乡,走进城市。然而,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不足40%。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对成都、绵阳等9个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在农民工不愿落户城市原因中,43.6%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成本高;38.5%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和城镇户口差别不大;37.8%的受访者想保留家中土地承包权,为自己留一条后路;33.7%的受访者觉得农村土地有较大增值潜力。
目前农村人口还是家庭保障为主。虽然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土地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依然很重。很多农民工不愿意拿村里的宅基地置换城市的住房,他们认为留着农村那几亩地,进可攻,退可守,况且现在卖不了几个钱,万一以后土地增值了就可以多卖钱了。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家庭保障的重要基础,也是最后的防火墙。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农民工是不敢贸然放弃土地承包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着力打破农民进城的种种体制障碍,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
精彩继续,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命题预测】
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户籍人口的城镇化还不足40%。四川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表明,将近40%的受访者想保留家中土地承包权,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有人说,要提高农村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必须打破农民进城的种种体制障碍。对此,你怎么看?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
对于农民来说,农民真正关心的是农转非能够带来什么。许多农民工进城后,生活得并不理想。例如,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有57.1%的人因为收入太低,工作太累而频繁更换工作,很多农民工为了提高收入水平不得不选择自愿加班,43.6%的人每周工作时长都是在50个小时以上。再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参保率普遍偏低,存在农民工自身收入不高负担重、用人单位怕参保增加人工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农民工居住条件总体上难以令人满意,受租房成本和收入水平限制,只有极少农民工居住在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成套单元房,大部分的农民工居住在设施不完善的各类简易房中。一方面,农民工们在城市里没能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另一方面,即便能转为城市户口以后,在城市就业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减去购房、安家、生活等成本,也微乎其微。因此,农民工不愿农转非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作出的理性选择。
总之,要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必须切实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农民主要依靠家庭保障的传统方式。
精彩继续,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首先,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农民工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各类保障房体系中。建立农民工住房补贴制度,逐步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到在城市中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对于为农民工提供租赁住房的业主或机构,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对兴建农民工公寓的个人和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长期银行贷款或公积金贷款。
其次,建立覆盖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参保比例。鼓励常年外出稳定就业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季节性外出就业农民工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探索打通城保与农保的有效管理措施。建立将城镇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外来农民工逐步纳入同一体系的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让农民工能够根据经济条件和流动状况,灵活选择险种和缴费水平,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作用。
最后,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待遇。一是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农民工疾病防控,大力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平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确保农民工平等使用公益性文化设施。
【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农民为何不愿“农转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