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考试热点 >选调生考试: 严格处理环境监测造假行为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考试: 严格处理环境监测造假行为

2015-04-02 | 网络

2015年选调生考试时事政治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2015年选调生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中公选调生考试网整理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汇总,为2015年选调生考试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时事备考资料。

【申论热点】

严格处理环境监测造假行为

【热点分析】

4月1日,在有数百名各地监测站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工作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有的地方确有监测数据造假的问题。他同时告诫,数据真实可靠是监测工作的底线,不能触碰,环保监测人员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监测数据。

去年我国在环境监测领域投资巨大,仅大气监测体系就投资4.36亿元,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监测数据造假,不仅使监测体系名不副实,使公帑打了水漂,更会误导公众,后果不堪设想。有个案例是,中部某省有一个县,其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伪造监测数据,导致决策部门错失环境治理时机。

此外,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恐将重蹈统计数据的覆辙。众所周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地方在利益驱动下GDP注水,影响恶劣。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过,要充分认识到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腐败行为。一些地方正因为习惯于统计造假,导致公众不相信当地政府公布的数据,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严重。统计造假是腐败行为,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同样是腐败行为,应该像治理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一样治理数据造假。

无论GDP注水还是监测数据造假,都危害严重,不可掉以轻心。更应看到,数据造假不是小事,而是涉嫌违法。比如新环保法明确规定,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撤职或者开除,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遗憾的是,不少监测数据造假,责任人并未受到处理,即便影响恶劣,也往往只是行政处罚。

违法成本过低,必然导致监测数据造假层出不穷。为此,就必须依法处理造假者,不可留情,更不可纵容。值得提及的是,有的环境监测人员造假往往是受命而为,即奉环保部门领导或当地政府领导之命。究其因,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考核压力、实现环境质量达标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门指使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对造假者应惩处,对指使者同样严肃处理,甚至应该处理更严厉。如果因数据造假导致公共利益严重受损,已构成了犯罪,相关人员还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些环保真数据常常遭遇老百姓真不信,原因不难理解。中央纪委驻环保部纪检组组长周英认为,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数据造假行为,不仅会毁掉几个监测技术人员、几个环境监测站长,还会动摇全国环境监测的根本、丧失社会对环保部门的信任,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诚哉斯言!公信力就像层窗户纸,捅破了容易,维护、修复很难。如果监测数据不能屡屡造假,以后即便坚持真实,也难以让公众相信,这就是造假所要承担的深远代价。

环境保护部西南环保督查中心一处处长但家文认为,执法实践中需要对典型案例严惩重罚,杀一儆百,才能形成强大的威胁震慑作用。只有这样,监测数据造假问题才会有明显改变。除了严厉执法之外,还应该激励公众参与。新环保法第五章专门讲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满足了公众的监督权,监测数据造假就有了难度。在环境监测领域引入第三方运营维护,监测数据造假就多了风险。当然,第三方运营机构同样需要监督。一是严管,二是严惩,多管齐下,让监测数据不能也不敢造假。

【选调生考试: 严格处理环境监测造假行为】相关文章:

人民警察报考说明、体能测试标准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考点:四川公务员制度

917省考笔试后考生必做三件事

公务员考试复习:巧做一匹大黑马

2017海南省已报名求职公益性岗位人员资格公示

申论名言佳句储备:十三五规划生态篇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不得有哪些行为

面试 87.71分——经验友情奉献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四十三期)

国考和选党干部考试有何区别?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考试热点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