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考试热点 >文化时政热点:国民偶像的嬗变意味着什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文化时政热点:国民偶像的嬗变意味着什么

2016-04-22 | 网络

【导语】选调生时政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选调生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中公选调生考试网整理国内外时政热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时政热点文章:国民偶像的嬗变意味着什么。

生活使我们各自要企求一个能够足以信赖的、生活上的向导。爱尔兰文豪萧伯纳曾如是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偶像崇拜,但这些拥有强大感召力的美好形象,都铭刻在不同代际人群的记忆里。

回溯当代中国偶像形象的历史变迁,毛泽东时代的国民偶像,许多在岁月的长河里历经淘洗而存留至今。无论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舍身救列车的欧阳海,还是黄继光、邱少云,他们都有鲜明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形象。简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偶像人物,普遍具有道义性、稳定性和膜拜性的特点,带有克里斯马式的超凡魅力。

首先,他们在道德、行为上是完美的,是充满革命斗争精神的,是舍己为人、毫不利己的。其次,其高大全式的形象是不容置疑的,伟岸形象和崇高地位不容撼动。另外,其形象往往被冠以光荣、神圣、伟大等宏大意象,而常人却不可能是完美的,这就容易让人自觉、自发崇拜偶像人物,甚至将之神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偶像崇拜,显然与那个年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现实密不可分。一方面,年轻的共和国需要崇高的英雄人物,他们曾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牺牲奉献,代表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多数偶像形象借助官方推动来传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民学习高潮。比如,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天便成了学雷锋纪念日。由此,崇拜雷锋不只是个人情感的诉求,也是集体性、政治性的运动。此外,彼时信息生产、传播方式较为单一,社会价值观也不够多元、开放,自觉选择单一形象的偶像并长期维护偶像的性,也就成了十分正常的事情。

改革开放后,国民的偶像形象逐渐发生变化。上世纪80年代,传统偶像形象和新兴偶像形象的重叠、碰撞始终存在。一方面,向科学进军、实现四化等带有官方色彩的话语,进入了偶像形象的塑造,学者陈景润、钱学森、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张华等知识分子的形象,成为新的偶像崇拜。在另一方面,邓丽君、费翔等港台歌星成了年轻人热衷追捧的人物,而这显然与市场经济在大陆的兴起有关。

而上世纪90年代以降,商品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国人的偶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先前偶像形象的稳定性不同,如今的偶像多数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层出不穷的偶像令人眼花缭乱。这是为什么呢?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用光晕的消失来描述技术进步后艺术品价值的消解。其实,在商品化、利润化的资本市场面前,偶像的精神价值也会逐渐消弭,尤其在网络时代,原来的偶像形象被大量复制、传播,高不可攀的形象逐渐步入寻常。

在今天,无论是自媒体网红,还是流行的歌星、影星,都可以成为偶像,不同的人群也有各自的偶像。社会价值观日渐多元和开放,每个人心中的英雄都有独特的定义,它时常与别人的观念、集体的要求不产生关联。当然,多元不等于混乱,开放不等于没有主心骨,传统的价值观塑造的偶像形象,依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我的朋友里,不少90后青年也会为白芳礼、丛飞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洒下热泪,在面对这些偶像人物时,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或许六亿神州尽舜尧是困难的,但在生活里乐善好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这些优点却是容易从偶像身上习得的。

(中青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时政热点:国民偶像的嬗变意味着什么】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村民反暴力拆迁被碾死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调“公家人”的“私德”不是苛求

时政热评: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六大秘决分享

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申论热点:建好保障房也是政治责任

申论热点:民主党派参政亮点

申论热点:"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申论热点:全国两会我们关注什么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考试热点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