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面试 >选调生面试:两类哲理类问题作答技巧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面试:两类哲理类问题作答技巧

2016-01-13 | 网络

【导语】在选调生面试的备考过程中,有一种试题被称之为哲理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名人名言或哲理故事来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然而,其实同样是哲理类问题,其考察的方向和内容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两道题:

【例一】1.01的365次方等于37.4,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多一份努力,得千份收获,请谈谈你的理解?

【例二】李克强总理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请谈谈你的理解?

其实这两道题都属于哲理类问题,很多考生能感觉到这两道题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不知道区别在哪里,以下中公选调生考试网就通过对哲理类问题进行细分来使广大考生深刻掌握该类问题的答题技巧。

我们可以把哲理类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哲理,另一种是站在政府行为、国家建设层面提出的哲理,一般为国家领导人高大上的讲话。针对第一种哲理,可以采取三步走:第一步提出观点得出题干阐述的哲理,第二步通过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等诸多论证方法来论证该哲理的正确性,第三步落实观点,更多地联系自身来发扬该哲理。

而针对第二类哲理题,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种作答思路,大体来讲可以分为两步走:上得去和下得来。在上得去阶段主要可以谈三点:为什么讲、这句话讲得对不对、对在哪里。在谈到为什么讲的时候往往可以使用逆推思维,比如李克强总理说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说明当前的现状是政府过的是松日子,三公经费支出巨大;在对在哪里这个环节,可通过理论和事实论证来说明李克强总理这句话的正确性,下得来这个阶段主要谈如何贯彻,一般从政府角度谈到如何去做好。

综上,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网希望广大考生能够熟练掌握以上方法,遇到哲理类问题时先将其细分,之后再去作答,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选调生面试:两类哲理类问题作答技巧】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如何分析问题得高分

公考面试感悟:写给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继承法

申论指导:申论文章写作的八大误区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侵权行为法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五)

行测技巧:统筹问题之过桥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三)

2017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平均量”混合问题速算技巧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面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