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面试 >选调生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

2016-08-11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为大家带来了选调生面试最新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你们高效备战考试。

【热点概述】

2016年,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输出了留学生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他们中,有些人从选择出国到回国就业,都是遵从父母的安排,留学费用没少花,用人单位对海归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而起薪也不再是想象中那么体面。

【查字典公务员点评】

近年来,在留学潮热而不退的大背景下,海归就业问题一度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内用人单位招聘机制的不断革新,部分海归就业陷入了尴尬局面。

其实,相比以往出国留学、学成归国的令人羡慕的场面,近年来,出国留学已失去了当年的热捧局面,甚至成为了某些人投机取巧的工具。在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看来,出国留学能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以一年制授课型硕士为例,别人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拿到的学位你花一年就拿到了,其学术含金量难免会引发用人单位的质疑。

更为重要的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也更注重控制用人成本,这使得一些鱼龙混杂的海归们在动辄数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高额留学费用下,很难接受不够体面的月薪,不免让自己和家人都感受到失落和挫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归就业难从某种意义上是用人单位更加理性、务实的产物,他们不再迷恋海归的标签,而是更加看重求职者的真才实学。而根本原因,则归咎于出国留学的功能异化,海归的社会声誉不断下降甚至已经污名化。在功利和算计的裹挟下,出国留学成为了一种洗白学历、贴金的做法,致使留学生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才造成了自辱其名的尴尬现状。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在海归符号价值不断下降的今天,海归要想赢得尊重、发挥作用、实现价值,显然不能依靠身份标签,而是要靠实力说话。那种根底浅腹中空的海归,高投入低收益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选调生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1两会面试热点大预测汇总

选调生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2选调生面试:毕业生简历造假

选调生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3选调生考试交流群:368532520

【选调生面试热点: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相关文章:

理论性热点:”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交通拥堵

申论热点:谁为防辐射服制定“屏蔽保护”?

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当奢侈品消费成为时尚……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就业歧视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度关注涨幅新低后的物价

申论热点:农民工融入不只是改称谓

热点时评:打破公共服务的“身份藩篱”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改革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面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