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选调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积累(4)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积累(4)

2015-04-23 | 网络

【导语】选调生考试涉及公文写作、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年选调生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广大选调生考试考生整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供2015年选调生备考。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二、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三)科学实验: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选调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积累(4)】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三)

2017省考行测:如何用简单知识点解出数学难题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众人物请好好学“说话”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行政与行政法诉讼(一)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录用一般有哪些程序(下)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三)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7年7月底取得毕业证书的能报考吗?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四)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一)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