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选调生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复习资料:民事代理行为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复习资料:民事代理行为

2015-12-01 | 网络

【导语】法律知识之民事代理行为是选调生公基法律模块需要考生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识记。下面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助大家高效备战选调生考试。

一、民事代理行为的基本概念

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意思表示,而其法律效果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代理在性质上属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

《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能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二、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

第一,代理行为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代理人一般应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代理行为;

第三,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独立为意思表示;

第四,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三、民事代理行为的分类

(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依代理权产生原因不同而划分。委托代理的代理权产生依据是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该委托授权行为是一种单方的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2)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民法通则意见》第79条:共同代理式整个代理人共同行使代理权的代理。其共同代理人的责任承担,并非当然的连带责任。

(3)本代理与复代理

(4)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

【选调生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复习资料:民事代理行为】相关文章:

公共基础知识 大搜查之法律知识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二)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报名资格要求

公务员法解读:为什么允许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

公务员行测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纵向梳理

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这五点不可轻视

申论考试知识储备:《习近平用典》精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限一般为几天?

申论范文:创新社会管理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