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选调生公基经济篇:经济之宏观经济学发展史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公基经济篇:经济之宏观经济学发展史

2016-09-19 | 网络

【导语】选调生公共基础是部分省份考试的内容,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提供大量的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不承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承认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经济学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选调生公基经济篇:经济之宏观经济学发展史】相关文章:

申论范文:中国梦

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申论范文:以精细管理之器 琢社会发展美玉

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从青涩到游刃

公务员面试总体情况详解

常识判断——历史常识精讲

2017云南丽江市社会保险局招聘公益岗位补充公告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是多少

【时政大事记】相向而行、拉紧互信纽带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任职须具备哪几个前提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