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申论 >习近平读本之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习近平读本之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2016-10-17 | 网络

习近平读本之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1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习近平读本之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12017天津选调生考试笔试培训课程

习近平读本之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1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132749849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申论考试,特意准备了选调生申论备考指导之名言佳句,赶紧学起来!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 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 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对于生态保护红线,全党全国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 质不改变。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 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 区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坚持陆海统筹,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幅提高资源 利用综合效益。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全面推动能源节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 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扩大湖泊、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因素不可或缺。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积极承担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 际竞争新优势,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读本之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相关文章:

申论范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告别雾霾天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突击花钱,真是“预算”惹的祸?

【理论观察】“低头族”呈现低龄化不可小视

如何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法律知识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时评:曝光典型案例推动“信访”更实为民

申论热点:“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谁来给“碧生源神话”洗洗澡?

2017省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讲解

热点时评:“做好事有利可图”让道德更亲切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