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申论 >热点时评: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热点时评: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

2016-11-11 | 网络

热点时评: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1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热点时评: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12017天津选调生考试笔试培训课程

热点时评: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1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434121327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申论考试,特意准备了选调生申论备考指导之申论热点时评,赶紧学起来!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开展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纪律保障扶贫,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继8月初曝光9起后,中央纪委日前又对9起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曝光。而在广东,省纪委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上半年就排查出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010条,立案查处18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和难点,绝不容许基层蝇贪祸害扶贫大业。纪检监察部门的执纪问责,体现出零容忍的坚定态度,释放出快查严处的明确信号。实践证明,只有有效遏制扶贫领域腐败,才能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健康推进,保证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不跑偏,让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一同搭上全面小康的发展快车。

扶贫资金本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但在一些地方却变成了少数基层干部眼里的唐僧肉。根据目前查处的案例可以看出,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违纪人员既有村干部,也有乡镇、站所干部,还有县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职能部门干部;腐败问题涉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低保、危房改造、救灾救济、异地搬迁、扶贫贷款、养老保险、贫困地区涉农补贴等各项资金;违纪手段复杂多样,有的对扶贫资金截留挪用,有的虚报冒领,有的挥霍浪费,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优亲厚友,还有的甚至瞄准了残疾人、重症病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把雪中送炭变成雪上加霜。尽管扶贫领域的腐败大多只是微腐败,但因为其针对的是最贫困的群体,挑战的是最重要的民生政策,到头来会严重影响扶贫攻坚的士气人心,严重伤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不管涉及金额多少,涉及哪个领域,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必须严肃果断查处。

随着越来越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下拨到基层,目前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腐败风险正在上升。除了纪检监察部门执纪问责,还需要强化对扶贫资金的规范管理。滋生扶贫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层扶贫决策和资金使用不透明,存在着极大的暗箱操作风险。一些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了解还处于村干部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状态,对扶贫资金使用的条件、标准、对象等非常模糊,采集扶贫数据、确定扶贫对象等工作几乎由村干部一手操办。这也正是基层蝇贪有恃无恐的原因所在。而且,这类腐败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是顽疾,是重症,非重典不足以有效解决。根据扶贫领域腐败的生成特点,一方面必须健全完善扶贫管理制度,细化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畅通群众举报途径,彻底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关键阶段,倘若基层蝇贪得不到根治,扶贫开发的成果必将付诸东流。这是影响长远的大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事关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必须一杆插到底,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

【热点时评:让基层“蝇贪”无容身之地】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热点时评:打破公共服务的“身份藩篱”

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热点时评:谁为“无人问责”担责

申论热点“: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申论热点:“三公”公开需要“问责落地”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热点时评:四千万选票说明了什么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时评:曝光典型案例推动“信访”更实为民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