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申论 >热点时评: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热点时评: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

2016-11-14 | 网络

热点时评: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1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热点时评: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12017福建选调生考试笔试培训课程

热点时评: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1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434121327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申论考试,特意准备了选调生申论备考指导之申论热点时评,赶紧学起来!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中国数千年的用人定律。关心同志、信任同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正风反腐,重要的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决不能因为信任而放松,甚至放弃监督。

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现在有的党组织对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认识不深,只讲信任不讲考验,忽视在管理监督中培养干部。这不仅是对干部个人不负责任,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

领导干部从接受权力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党的重托和沉甸甸的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背负的信任越多,责任就越重,越要严格监督,考验其忠诚干净担当。信任是自律,是一种情感作用;监督是他律,是一种制度作用,二者同样重要,辩证统一,但不能混淆,也不能模糊,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是一条铁律。一位获刑入狱的领导干部反思:从名义上讲,对领导干部有八种监督,但到了我这儿,实际上就只有一种监督,就是自我监督,而自我监督往往是靠不住的。类似的案例无一不说明,组织信任有余而监督不足,后果十分严重。

监督是信任的基石。拥有权力的人,总想把权力用到极限为止。再值得信任的马,也要被套上缰绳,不能任其天马行空。头上有了监督的探头,做人做事便会想到党规党纪的约束,就不至于跑风漏气、脱轨越界。如果因为信任,就对党员干部疏于监督,甚至放手不管、放任自流,他们就可能成为脱缰的野马、越轨的火车,做出自毁前程、违纪违法的事情。

监督是约束,也是爱护。然而少数领导干部总认为,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是跟自己过不去。于是极力逃避监督,做自由人,不仅不接受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还极力躲避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事实证明,一个人一旦发展到上级管不到,本级管不好,下级管不了,离危险也就不远了。

列宁有句名言: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优秀品质上,这在政治上是不严肃的。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只有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理念,体现在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上,把监督的螺栓拧紧,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使领导干部心怀敬畏和戒惧,时刻感受到责任、考验和约束,才能确保手中的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谁有资格犯大错误?主要还是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领导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更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更大。党内监督,重点就是要把那些有资格犯大错误的人管住管好。只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依规依矩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才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真正管住管好关键少数。

【热点时评: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热点时评:保全电子数据应兼顾个人隐私

热点时评:“做好事有利可图”让道德更亲切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部颁发30条开学“监管令”

申论热点:耕地保护要杜绝“监守自盗”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时评:曝光典型案例推动“信访”更实为民

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热点时评:谁来保护农村的“碧水蓝天”

热点时评:四千万选票说明了什么

申论热点:“海外安保”如何跟上走出去步伐

申论热点:敢“审”更要督“改”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