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唐宋八大家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唐宋八大家

2015-05-04 | 网络

在选调生行测考试中,常识部分考察范围广泛,想得到全部分数绝非易事。各位考生应避免临时抱佛脚,做到厚积薄发。下面中公选调生考试网跟考生分享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希望大家能够识记,助考生高效备考选调生考试。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柳宗元,字子厚,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山水的游记,他的诗文与韩愈齐名,人称韩柳。柳宗元在永州当官时写了《永州八记》,其中《小石潭记》最著名,一直为人们传诵。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文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著有《栾城集》等。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江右民系,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实战演练】

关于唐宋八大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倡骈文,反对散文

B. 除韩愈、柳宗元外,其余都是北宋人

C. 《永州八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答案】A。解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唐宋八大家】相关文章:

申论范文: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申论文章必备:国家领导人名言佳句汇总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解和定最值问题

2017省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讲解

行测高频考点讲解:概率问题

2017省考行测指导:常见小数字整除判定方法

2017省考行测备考好方法:方程法

2017省考行测考点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2017山西行测备考: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复习技巧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