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

2015-05-06 | 网络

【导语】今天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是选调生行测常识中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希望考生们好好掌握,做好选调生考试备考工作。

在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较多,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翻阅史书,查看了历史上几次变法,发现治世从来没有一个划一的办法,变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树立广泛的社会基础,更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当然,重中之重还是要具备适应变法的社会环境。考生要对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改革和变法要熟记于心,这样也就围绕一条线,掌握了有关的内容。

一、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二、管仲变法

管仲变法指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改革。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其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一方面是三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是三冗危机严重。三大矛盾分别为: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统治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而三冗危机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

王安石变法从五个方面去着手的:一是机构改革;二是税赋改革;三是兴修水利;四是军队改革;五是科举改革。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改革最终失败,其原因主要有: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四、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具体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然而期后遭到慈禧太后与守旧派的反扑,发动了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仅仅经历103日就告终。

【实战演练】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秦穆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B. 戊戌变法的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C. 管仲主张通过改革实现齐国的富国强兵

D. 王安石变法意在消除冗兵、冗官、冗费的危机

【答案】A。解析: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而非秦穆公。

更多选调生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1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相关文章:

2017省考行测技巧:巧解同素分堆问题

常识判断——历史常识精讲

2017省考行测考点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最直观的文章分论点结构分析

经验分享: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策略及答题套路

地理常识——我国的涌泉与瀑布(二)

考试前几种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2017省考行测中你不能放弃的“数量”

4.23省考备考:学会两招让你的申论文章“余音绕梁”

2017省考行测备考:元素分配学的好 排列组合无烦恼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