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城市热岛效应实战演练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城市热岛效应实战演练

2015-05-12 | 网络

【导语】今天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是选调生行测常识中的城市热岛效应相关知识,希望考生们好好掌握,做好选调生考试备考工作。

【例】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

B.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三五度

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答案】B。查字典公务员解析: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而热岛效应不只大城市会出现,中小城市也会有这种情况,故B项错误。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每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少。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堵,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2C,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道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建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其次,是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此外,城市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却相应减少,缓建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

最后,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物质会吸收下垫面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升温。

更多选调生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城市热岛效应实战演练1

【选调生行测常识备考: 城市热岛效应实战演练】相关文章:

2017省考行测:巧用特值法速解利润问题

2017山西公务员行测备考:“两板斧”解行程问题

申论名言警句储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门内容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申论文章必备:国家领导人名言佳句汇总

2017山西行测冲刺先定个小目标:学好平均数

2017省考行测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题技巧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盈亏解数运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考点:四川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考试行测经典题型讲解:时钟问题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