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天津选调生行测:决战逻辑填空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天津选调生行测:决战逻辑填空

2016-01-08 | 网络

【导语】选调生备考战争早已打响。对于这个优中择优的考试,我们的复习要精益求精。其中逻辑填空一直以来被众多考生看做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类题目,然而,众所周知,在选调生考试早已进入微分时代,一分代表这什么,毋庸赘述,在这里,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网将继续带领大家理顺逻辑填空题解题思路。

一、宏观把握,了解整体语境

逻辑填空题,就是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入空格内,让整段文字信息更加完整。那么哪个词语最为恰当,这必然就涉及到它所要嵌入的这段文字,得看这段文字它的语体色彩如何、感情色彩如何、整体语义是什么等等这些信息。总之,就是得去思考一下哪个词语的填入能够最符合语境。这里举例说明。

【例】现在一些谈中国科技落后的文章,经常以晚清保守派把西方科技斥为奇技淫巧的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________科学技术。这只是一种________的说法。实际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中国早期学者对于此前影响生产力变化和社会变迁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相当看重的,并对它们给予了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记述和肯定。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斥 以点带面 B.抵制 断章取义

C.鄙夷 信口开河 D.轻视 以偏概全

【解析】答案:B。阅读全文后,我们发现通过实际上这几个词可知行文的前后构成一种反对关系。后文中说到中国传统上并不排斥科学技术,那就是以为着前文应该是排斥,所以排除C和D。再看以点带面,它的意思是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很显然放在这段文字是不合适的,所以答案选择B。

二、微观切入,细微处了解语境

既然说语境很重要,那么除了整体把握语境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细微之处去品读语境。

1.关注句式

有时候由于表达的需要,作者会通过一些特殊的句式来传达感情,比如说对偶句式,那么整个句式中所两两对应的词语往往构成一个反对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句式,就是排比句式,它所对应的词语应该构成一个联合关系,这里举例说明。

【例】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 。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 ,一种虚静,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A.智慧 境界 B.智慧 空旷

C.境界 从容 D.头脑 历练

【解析】答案:B。很显然,第一个所要填的词应该与聪明是一个近义词的关系,排除C和D。第二空,很明显是在一个排比句式中,也就是所填词要和高度、虚静构成一个并列关系。相对与境界而言,空旷填在此更恰当,因为境界这个词比其他的范围大。故答案选B。

2.关注关联词

关联词的出现,就意味着前后的词语应该构成关联词所指示的逻辑关系,比如说甚至表示递进,那么代表着甚至前后的词应该是语义上相近,但是程度上后者比前者重,比如偏颇甚至错误。再比如或者选择,那么前后的词既可以构成一个一致词的关系,也可以是反义词的关系,比如丰饶或者贫瘠、式微或者变异。

总之,要想对逻辑填空有个很好的把握,一定要思考整个语段的语境如何,再根据语境进一步选出正确答案。

【天津选调生行测:决战逻辑填空】相关文章: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难点解析:多次相遇问题

2017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数量关系之特值思想

申论范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告别雾霾天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和定极值问题

2017省考行测技巧:比较构造法解数量关系题

2017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速解数量关系题三大方法

申论范文:助残与自强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比例构造法新思路

2017省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讲解

2017省考行测技巧:理性取舍数量关系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