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选调生考试行测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提炼文章的主旨,实际上就是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公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行测考试,为大家准备了选调生行测备考指导之主旨概括方法,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第一,提炼主旨
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大意;2.提炼和概括主旨。
第二,提炼文章主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注意不同文体的特点
把握记叙文的主旨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或事件的发展、景与情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概括说明文的主旨应抓住那些最能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本质内容;议论文在概括主旨时要紧扣最能表现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字。
2.仔细研读全文和寻找关键语句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通过材料取舍、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来表现的。它统摄全篇,渗透在全文材料中,又往往体现在某些关键语句中。因此,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离不开在熟悉全文内容、剖析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寻找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语句。
【例题】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正确答案:C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快速浏览文段,可以看出,前两行提出了中国人自古对生死问题的关注,第三行把关注点定位于然而一词,转折之后表示作者着重强调的观点,即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接着继续阐释这句话,但后面再次重申这一观点,即死是生的延续。通过这两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我们能够很快找出文段的主旨所在,即对于生的问题的强调。所以选C。
【选调生行测答题技巧:主旨概括方法】相关文章:
★ 行测答题技巧:“方程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中的多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