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

2016-06-02 | 网络

【导语】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知识点较多,需要大家尽可能的多掌握些知识点。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行测考试,为大家准备了选调生行测备考指导之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考点1】君主专制的加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南京)为都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调整,主要措施如下:

(1)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009年真题考点)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行政;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司法;设立都指挥使司,分管军政,统称三司。这样,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同归中央。

(3)设置特务机构,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让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侦查、逮捕和审讯,后又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

【考点2】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考点3】郑和下西洋

概述: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从1405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航,到达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发展了航海事业,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交往。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还要早八九十年。

郑和下西洋也是明朝初期的政治要求,但随着迁都之后,明朝渐渐改变了对于航海的态度,渐渐开始闭关锁国起来。

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1选调生考试行测:重大时政常识精选

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2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精选

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3选调生考试交流群:368532520

【公考人文常识:明朝政治考点】相关文章: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调剂及相关规定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四)

申论范文:助残与自强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真正的文明岂能靠暴力来维护?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渣土车“失疯”暴露管理“失调”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7年7月底取得毕业证书的能报考吗?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常见的文章结构讲解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天价罚金案”提醒了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警察职位人员年龄规定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