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法律常识高频考点汇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法律常识高频考点汇总

2016-09-23 | 网络

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法律常识高频考点汇总1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368746316

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法律常识高频考点汇总1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法律常识高频考点汇总1免费领取备考手册

【导语】选调生考试行测需要进行知识点完善,重点难点梳理。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行测考试,为大家整理了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的解题技巧,助力考生顺利通过选调生考试。

1. 刑罚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

3.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制定的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鲜明地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

4. 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最终目的。

5.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具体任务有: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6.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7.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个要素。

8. 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的条件有: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罚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要负刑事责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9. 年龄与承担刑事责任的关系:

①我国刑法规定,公民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下。

②已满14周岁的公民,犯以下各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10.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后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选调生行测法律常识:法律常识高频考点汇总】相关文章:

2017省考行测技巧:排列组合之基本计数原理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行政法与行政法诉讼(二)

2017省考行测技巧:理性取舍数量关系

公务员法解读:录用公务员考试的方式有哪几种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行政与行政法诉讼(一)

行政法和公务员法的考查

2017省考行测备考: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真题练习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