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考试题库 >行测 >选调生考试行测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选调生考试行测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2016-04-20 | 网络

【导语】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提供了2016选调生试题,考生在复习备考期间需要多多的练习行测模拟题,熟悉选调生考试题型。

【常识判断】

1.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故答案为B。

2.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第十六条,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C项,省级发改委为省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权创设行政许可。故C错误,答案为C。

3. 解析: 本题属于科普常识题。高锟,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1933年11月4日生于中国上海。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被称为光纤之父。高锟教授或将是因为他在由观光在纤维中的传输已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成就。故答案为B。

4.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十六大提出奋斗目标,十七大提出奋斗目标新要求,建议这部分知识要熟记而且能够明确区分。故答案为D。

5.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主要依据有:一是历史依据,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二是现实依据,即我国的基本国情。故本题答案为C。

【言语理解】

16.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或空话上。就是本文的中心。故答案为D。

17.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根据科学的可靠性还源于科学界具有公认的评价准则,但是哲学、伦理学等学科没有公认的评价准则,可见科学的可靠性不能全靠评价同一问题的一致度。故答案为D。A选项缺少依据,虽然同一问题反映不同,但不等于都自立门户,故排除A;B不成熟学科和C没有一点可靠性都是无中生有,所以排除。

18. 解析: 本题考查意图推断。文段第一句引出论述话题,第二句说明商标应该具有内涵美,第三句说明一枚商标中容纳所有特征的不可取,第四句通过对策关联词需要提出要将商品的内涵和形象融合。第四句即为文段的主旨句。由主旨句可知,B项是文段的主旨概括,A项企业的独特属性并非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商标的内涵与形象融合统一,C项所述亦非文段重点,D项最基本的要求在原文没有提及。故本题最优答案为B。

19.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题的主题句为最后一句,第一句讲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使国际市场需求保持高水平,第二句讲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使得亚洲新兴经济体寻求低资源消耗之路,二者都是为了说明这些对于拉美和非洲国家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说明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对拉美和非洲国家有着直接影响。故答案为B。文中指出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寻找低资源消耗之路,而并非的以一条低资源消耗之路崛起,因此A选项错误;B、C选项概括不全面。

20.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细节理解题。在作答过程中要明确哪些陷阱容易在出题时设置。本题错误选项就是在时态上与原文出现了偏差。汉语虽然没有印欧语系那样明显的形态标志,但还是有一些成分可以引起我们注意,如将、要一类的引导词均表示将来时态;A、B、C选项在文段中都能找到对应信息,而D选项将原文的将来时态表达为确定的是,为典型的时态偷换,因此为错误选项。

【数量关系】

21. 解析: 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因此乒乓球的总数=10M+24,个位数为4。故答案为C。

22. 解析: 本题属于年龄问题。设甲现在x岁,乙y岁,两人相差a岁(即x-y=a),则有:y-a=8;x+a=29,解得a=7,那么x=22。故答案为A。

23. 解析: 3条直线(直线相互不平行也不通过同一个点)把平面分成7部分,2条直线:1+1+2=4。3条直线:1+1+2+3=7。4条直线:1+1+2+3+4=11,n条直线:1+1+2+3+4++n=1+n﹙n+1﹚/2。故答案为C。

24. 解析: 设这项工程为单位1,则甲的速度为1/6,甲乙共同速度为1/2,那么乙的速度为1/2-1/6=1/3,则乙做完这项工程需要3天。故答案为B。

25. 解析: 不妨设乙单位时间走1步,甲走2步,扶梯上升x步。则甲到顶需时18个单位,乙需时24个单位。所以36+18x=24+24x。所以x=2。故答案应为扶梯在外部分有梯36+182=72。故答案为C。

【判断推理】

26. 解析: 孔子和颜回是师徒关系,选项中属于师徒关系的只有D,故答案为D。

27. 解析: 干冰和二氧化碳是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下的结果,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不同排列顺序下的结果。A、C、D选项前后词均不是同一个物质。故答案为B。

28. 解析: 题干两词构成对应关系,均属于一一对应的物理学名词。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相关。A项中空间和质量并非完全一一对应;B项中,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质量一定时,密度和体积成反相关,与题干逻辑一致;CD项并非都是物理学名词。故答案为B。

29. 解析: 说岳全传讲述的是南宋时期的故事,西游记讲述的是唐朝时期的故事。故答案为C。

30.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关系。测量、绘制、出版,是地图制作过程中三个顺承的环节,逻辑关系为事物发展的顺序。C选项中动员、实施、调整描述的是政策、命令的实施过程,与题设的逻辑关系一致。故答案为C。

【资料分析】

46. 解析: 小学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图书藏量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2.0%、2.3%和3.8%。故答案为C。

47. 解析: 理科实验设备、分组实验条件、图书藏量三项达标率的比例都在上升,且初中都比小学快,选项B、C、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

48. 解析: 亟待解决的应该是降低危房率。故答案为D。

49. 解析: 这是一道计算题,应注意题干要求的是1998年的达标情况,所以应先根据原文所给的1999年的比例及其比1998年增长的百分点分别算出1998年的比例,即初中为68.3%―3.7%=64.6%,小学为38.6%―2.3%=36.3%,然后再用1998年初中的比例64.6%减去小学的比例36.3%得到28.3%。故答案为A。

50. 解析: 此题不需详细计算,1999年的危房为741.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为104070万平方米,可以看出危房所占比例约为0.7%,根据文中说的1999年危房率比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可知1998年的危房率约为1%;再根据原文所说1999年校舍总面积为1040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747万平方米,可知1998年校舍总面积为两者之差约为100000万平方米,那么1998年危房的面积就应是1998年的总面积100000乘以1998年的危房率1%,约为1000万平方米,对照选项,发现A、B、D都与此相差很远,只有C项极为接近。故答案为C。

【选调生考试行测模拟卷答案及解析】相关文章:

选调生行测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热门题型讲解:工程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日期问题常见考法和解法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有效”资料不会错

2017省考行测技巧:排列组合之基本计数原理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快解技巧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难点解析:多次相遇问题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行测高分冲刺卷及答案解析

选调生行测模拟预测卷答案及解析

推荐栏目阅读 选调生 考试题库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