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9日,全国有43个市县日最高气温超过40℃,53个市县出现极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覆盖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19个省(区、市),覆盖317.7万平方公里。30日上午11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发命令,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新京报》7月31日)
尽管人们已经习惯了三伏酷暑,但今夏的热情之高还是让人猝不及防。上海刷新140年来的高温记录,杭州打破60年记录,从北到南,高温覆盖了三分之一的国土。40℃气温,70℃地表温度,令多地民众酷热难耐,备受煎熬。
许多人往往并没有把持续高温和风雨雷电等一起归入自然灾害,但大范围、长时间的酷热,已严重影响多个城市的生产生活,并直接危及公众生命健康。在杭州,一位74岁保洁员高温下扫马路猝死。在上海,已有两例重症中暑患者死亡。当高温热浪成为全民公敌,尤其成为老弱病残、特殊岗位、困难家庭难以承受之重,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必须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广大民众经受住烤验。
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启动高温最高级别应急响应,与之相对应,各地各部门的高温关怀也应尽快启动应急响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防暑降温保障,真正为水深火热中的民众送去清凉。
其一,提供公共纳凉服务。最近,杭州市民纷纷到地铁站纳凉的新闻引发热议,此举固然影响到了地铁运行和乘客通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公众对于公共纳凉服务的需求。提供公共纳凉服务是有关部门应尽义务,更有助于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美国芝加哥就制定了极热天气行动计划,要求酷热天气里所有市政建筑都进入24小时制冷状态,免费开放供市民乘凉。我国各地也应在体育馆、图书馆、购物中心等公共空间,规划设置一些临时性纳凉点,发布城市纳凉地图,为更多人提供避暑服务。
其二,监督企业防暑降温。劳动者的高温权利是否落实到位,应是高温关怀的重中之重。劳动监察部门必须走出空调房,深入企业督导检查。除了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外,更应针对劳动者高温作业出台具体的劳动条件和保护标准,监督企业改善工作环境,为劳动者尽可能提供一个凉爽、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督促建筑工地等调整户外作业人员作息时间,必要时坚决停工。
其三,保障水电供应。酷暑本已难熬,一旦缺水断电,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连日高温导致各地用水用电激增,有关部门必须坚守岗位,科学调配,加强巡查,落实好先生活、后生产的服务理念,最大限度保障水电等公共产品的正常供应,当好公众防暑降温的坚强后盾。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各种极端天气日益频发。此次大范围高温,也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响应预案,让全社会今后遇到类似灾害时更加从容不迫,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招警面试热点:紧急启动高温关怀应急响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