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招警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范文】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范文】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

2016-03-01 | 网络

【申论范文】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

申论写作一直是申论考试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尤其是申论大作文,更是给考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其实想要写好申论作文,优秀的范文是申论写作绝佳的参考,能直观的了解与学习申论作文的写法。为此,查字典公务员招警考试网特为考生带来申论写作范文: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希望给予参加招警考试的同学做借鉴和参考。

像是对各种返乡情绪的纾解,也像是摸着乡土中国的脉搏,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于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印发。《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留守儿童的另一个说法是,父母双全的孤儿。这种表述,已经不仅是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及心理状态的描述,是一个关乎国家及民族未来状态的描述。来自全国妇联2015年6月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贫困程度比物质贫困更为严重。留守儿童已是全社会之痛,此痛焚心蚀骨。

留守儿童毫无疑问是一个需要政府予以兜底的问题。但是,即便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完全不具有相应的责任意识,或有责不履的情况,我们仍不妨追问的是,除了保证留守的孩子有学可上、拥有基本生存条件之外,政府能做的到底是什么?换言之,当一些儿童依旧与亲情阻隔于无尽的时空,当他们依旧成为父母双全的孤儿,他们留守儿童的身份真的改变了吗?显然没有。

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取代家庭生活对儿童心理与人格的养成,也不会有任何关爱可以取代来自父母家庭的关爱。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只能是使每一个儿童都不被留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见》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中,明确提出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在我看来,这应当成为更受关注的方案之一。

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这就需要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城市或政府真正参与进来。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地通常更具有经济与资源的优势,有能力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健全的福利与生活保障。另外,考虑到许多流出地是贫困落后地区,则流入地的富裕与现代化程度,不论对于儿童的成长,还是对于这个正处于城市化转型、急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度而言,都具有更大的意义。

实现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人员共同生活的梦想,当然并不容易。一方面,如何通过顶层设计或建立转移支付,

使流入地政府愿意与流出地政府一起承担起共同生活的责任,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许多外出务工者常常变动不居,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及政府补贴,建立探亲机制,使留守儿童能常常有机会与父母团聚,同样需要更精当更体贴的操作。

幸福就是沉香和妈妈在一起,这是电影《宝莲灯》中的一句台词。那个时候,我幼小的女儿交由乡下的爷爷奶奶照看,有一天,她独自看到影片此处时,突然泪流满面,吵着要妈妈。此景曾让我们闻言心碎,其后无论如何都务求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基于此我也希望,那些通过个人努力难以实现的共同生活梦想,可以由政府及社会帮他们实现。愿天下儿童都不被留守,都拥有幸福。

【【申论范文】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相关文章:

【理论观察】垃圾分类,让城市“轻”下来

【理论观察】“买卖空气”荒唐行为背后的沉重现实

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申论该记哪些名言警句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全面从严治党

申论范文:“委屈的背后”需要“破局”

【理论观察】领导干部不能忽视家风家教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真正的文明岂能靠暴力来维护?

【理论观察】无聊的“蓝瘦香菇”能红多久?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从这个“大数据”展上看到了什么?

推荐栏目阅读 招警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