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招警 >备考资料 >行测 >招警行测常识考点之礼仪宗法制度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招警行测常识考点之礼仪宗法制度

2015-12-10 | 网络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与此相关,产生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简要介绍如下:

一、冠礼和笄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这样才能成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的。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 15 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礼经中并无笄礼详文。梁代贺瑒说,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著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女子到了 20 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二、家庭礼仪

1.排行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2.宗法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三、丧礼

以《仪礼》的记载为主要依据的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

四、年龄称呼习惯

古人对年龄称谓一般不直接说出实际年龄,而是用一定的词语代替。

1.襁褓 不满周岁

2.黄口 婴儿

3.孩提 二三岁

4.始龀 七八岁

5.垂髫 三四岁到八九岁

6.总角 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7.束发 十五岁左右

8.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

9.及笄之年 女子十五岁

10.弱冠 男子二十岁

11.而立之年 三十岁

12.不惑之年 四十岁

13.知天命之年 五十岁

14.耳顺(花甲) 六十岁

15.古稀之年 七十岁

16.耄耋(modi)之年 八九十岁

17.期颐之年 一百岁

查字典公务员招警考试网以上总结的这些都是各类考试中曾经考过的常识类题型中涉及到礼仪宗法的知识点,望大家好好熟记,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招警行测常识考点之礼仪宗法制度】相关文章: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企世袭制

2017省考行测考点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行测技巧:十字交叉法解决比值混合问题

2017省考行测重难点攻克之容斥问题详解

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人民陪审员制度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考点:四川公务员制度

行测数量关系考点讲解:立体几何之方块问题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整除法秒杀数学运算

2017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数量关系之特值思想

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东莞考生的经验分享

推荐栏目阅读 招警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