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是留?
自2008年国家全面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已达29万人之多。3年一道坎,大学生村官在选聘期满后将面临重新择业,2011年起这一问题开始显现。
想走的走了,想留的却难留
在湖南湘乡市东山办事处塔子村,大学生村官周鑫担任村支书助理一职。其实不想走。周鑫说,从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真正成为一名村官,自己收获成长了太多。一些人认为农村穷、偏僻,都不愿意来,但3年的村官经历让我爱上了这里的工作。
一部分大学生把村官当做缓解就业压力的选择,希望经过在任3年的复习能考取公务员。而真正愿意留在村里做事的村官,又难以争取到事业编制,微薄的收入让生活难以为继。
五大出路不容乐观
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向,为其提供了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学习深造、另行择业五条出路。
根据政策,拥有2年以上村官资历的考生,可以享受加分或者特招岗位的优惠。因此,不少大学生村官几乎从进村那天开始,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考试,为期满后的出路做准备。
尽管不少地方的公务员职位已经向大学生村官倾斜,但对于庞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吸纳能力毕竟有限。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队伍日趋饱和,吸纳村官比重也逐渐下降,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无异于重新挤上独木桥,难度不低。
据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有6万名大学生村官面临分流,2012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7万。目前,全国共有1.95万名大学生村官有了创业项目,其中独立创业的5916人,合作创业的1.36万人。
既要广开渠道,更需转变观念与心态
目前,由于有3年聘期满后可以续签的政策,许多没有考取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续签3年,暂时缓冲就业压力。但专家分析,随着村官政策的持续实施,待分流的大学生村官人数必将逐年累加,供求差额将使大学生村官的就业安置压力增大。大学生村官下到农村,给农村带去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新的机制,用积极的力量激活了农村发展。所以,政府和社会也应为他们的出路提供便利和服务,实现他们自身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们在期满后可以充分考虑企业应聘这一途径,不少企业非常看重村官们在基层的吃苦耐劳精神。拥有服务村民经验的村官们对农村市场了解深入,具备和基层百姓沟通的良好技能,因此企业乐于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要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更多地尝试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是一个正常现象。农村工作几年,本身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一个缓解就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和不足都非常明显,但村官的经历带给年轻人很多磨炼,也促成了他们的成长。事实证明,真正沉得下心在基层做事的村官,往往能力提升更快,无论他将来走向什么岗位,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大学生村官择业调查:考公务员最有吸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