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法治是规则之治,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而规则意识则是法治意识的核心。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中,无论是各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公共权力滥用、对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权大于法等导致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还是时常见诸各类媒体的各种违规行为,诸如在国内外旅游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从马路上组团式闯红灯到地铁里的不文明,从随地吐痰到景区涂鸦,因航班延误不问缘由打砸机场设施,在维权过程中的各种过激行为,不遵守公共规则和社会公德等等,都可以说是社会规则意识缺失造成的。
查看详细
综合分析
[内涵]
社会规则意识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规则意识是社会各类主体对各种社会规则(规范)诸如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规则的认同、自觉服从与遵守,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狭义的社会规则意识是指各类社会主体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把法律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识。
[意义]
第一,规则和法治意识建设是我国法治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处在社会体制、社会结构、价值规范的整体转型过程中,也即在确立新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在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以建立新型社会运行机制的社会变革中建立法治国家。一方面,国家制度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国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更能反映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现实的法律不再是与自身相脱离的、异己的、望而生畏的绳索,而成为人民的自我规定和存在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较多的是专制传统,民主法制思想非常淡漠。因此,树立全社会的规则和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把法治精神确立为整个中华民族政治心理转型的主导价值取向,具有客观需求性。
[我国缺乏规则意识的原因分析]
第一,传统法律观念是缺乏规则意识的文化原因。理想的规则应该是情、理、法三者的融合统一,如果现实中的法律实现不了三者的统一,民众则首先按照情行事。情可能是特定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是自身需要或者生活便利为抄近路随意乱穿马路、为图省事乱扔垃圾、为满足烟瘾在禁烟区吸烟均是如此。
查看详细
参考对策
作为社会法治意识内涵的一个基本或核心层面,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应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权利意识。权利意识包括积极的权利主张与合法权益的保护两个方面。权利行使的正当性意识,或正当程序意识。这种正当性的要求,就是公民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要讲程序,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滥用权利。
查看详细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1.规则意识是文明必修课
2.规则意识是法治建设基石
[精彩开头示例]
1.网上流传一则笑话:中国式过马路,不必看红绿灯,只要凑齐一群人就能过去。笑话虽是调侃,却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的社会现实。在城市拥堵的道路上,车辆急速前进,行人、电动车见缝插针穿梭于车流之中的人车大战每刻都在上演。交通事故发生后,司机大多指责行人不守规矩,行人则痛斥司机横行霸道。究其本质,折射出一些民众行为方式只考虑个人便利,而罔顾法律规定,规则意识缺失。
[精彩结尾示例]
1.没人希望生活在混乱无序的社会中。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的道理,国人都懂。但却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有了规则不去遵守,其后果比没有规则更可怕。只有规则意识深入国人心中的时候,让我们脸红的中国式无序才能淡出视野。
【论据】
事例论据
在野生动物园里,到处都是禁止游客下车、要求游客锁好车窗的提示和警示标语,园方事前也跟游客签了安全协议。尽管如此,由于国人规则意识缺失而酿成的野生动物伤人事件依然屡屡发生。2016年7月23日,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一名自驾游女游客却私自在猛兽区下车后遭老虎袭击,同伴在施救过程中造成1死1伤。
查看详细
申论范文
辩证看待惯例 莫让惯例变成潜规则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面对各种惯例。比如,按惯例,今天的会议必须由一把手作重要讲话,按惯例,端午节每人发一盒粽子、一件皮蛋,商业城奠基开工,市里四大家主要领导参加剪彩,这是惯例。惯例行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惯例,有好和不好之分。好的惯例,合规、合理、合情,不断产生正能量;不好的惯例,可能合情、合时,但不合规、不合理,往往带来消极因素和负面效应。因此,面对惯例,我们要正确分析、辩证看待;一切按惯例办事和打破一切惯例,都有失偏颇。
查看详细
(文章图片来源与网络)
温馨提示:加大学生村官考试交流QQ群:204581754或者关注微信cgkschazidian可以和更多考友交流、获取更多备考资料、免费视频课等资料哦~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查字典公务员大学生村考试网,了解大学生村官考试内容、大学生村官考试时间、村官考试资料。
【2017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预测:规则意识与法治意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