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行测 >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中的真假推理题解析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中的真假推理题解析

2016-03-30 | 网络

【导语】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中的真假推理题解析;帮助大家复习大学生村官考试。

逻辑判断是行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它要求广大备考生了解并掌握逻辑判断的考查方式和解题技巧,这样才会在考场上赢得高分。逻辑判断中真假推理是指题干中给出考生若干信息,这些信息中题干要求这些信息中有真话有假话,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信息推断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主要是两种,首先通过矛盾关系进行解题,其次通过反对关系解题。我们首先来看,通过矛盾关系如何解决这类题。

【例题】

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同学暗中捐款相助。

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五位同学,

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5)丙和丁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

A.丙捐了 B.丁捐了

C.甲捐了 D.乙捐了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明确提出了: 只有一个人说假话。 那说明四个人说的四句话是有真有假的情况。 再将四个人所说的话进行整理,很明显, 第一句话和第四句话是一组矛盾关系 ( 甲或乙与-甲且-乙)。由此可知,关键看其余, 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和第五句话为真话, 可得知,甲没捐、 乙捐了。

【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逻辑判断中的真假推理题解析】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如何提出对策的解决方法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最直观的文章分论点结构分析

行测技巧:三步走用特值法解数量关系

2017省考行测备考:元素分配学的好 排列组合无烦恼

日期问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中的常见考法和解法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解题技巧:公式法解决独立重复试验

2017省考行测重难点攻克之容斥问题详解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和定极值问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三分钟搞定作文标题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推荐栏目阅读 大学生村官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