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人生岔道口:影响一生的三大考研抉择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人生岔道口:影响一生的三大考研抉择

2016-04-12 | 网络

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只顾风雨兼程!考研能够带给我什么,考研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怎样深远的影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发布一位心理学专业过来人对考研人的忠告。

又是一年栀子花开,看着校园宣传栏上越来越多的考研辅导班的广告,我不禁意识到今年的考研大战硝烟尚未退却,新一轮的考研大战已悄然拉开了序幕。此时此刻,有很多同学已经在为求职就业早出晚归地忙碌奔波,甚或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有的同学也在起早贪黑地为复习考研积极备战。但也许此时的你还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是该选择考研还是就业?

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不想做任何说教,也不想说这是什么经验之谈,我只是想跟你分享我心中的想法,希望这些肺腑之言,能够对正徘徊在人生岔道口的你有所帮助。

考研与就业红玫瑰与白玫瑰如何选择?

张爱玲在她著名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红玫瑰与白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就是一种艰难的取舍,也是一种生活的矛盾。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一个艰难取舍的过程,正如我们当前即将面对的考研和就业,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各有所利,不知如何取舍。考研之于学历,就业之于经验,两者同样重要,同样诱人。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既想追求高学历,也想要工作经验,不可兼得时往往左右摇摆。

案例一:北京某高校一名大三的女生,说:一开学,我突然决定要考研,身边很多人觉得非常意外。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嚷嚷着毕业后马上找工作,是鼓动大家早日就业的人。其实,我在假期里一直都在努力找工作,可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更加雪上加霜。待遇太差的工作我不够满意,待遇高的我又不够条件

案例二:某男生,大三学生,不打算考研,他说:现在出去就业,两三年后我可以获得很多实践经验。如果去读研,我两年后同样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而现在单位看重的就是工作经验。

心理分析:

以上是目前大学生们在面临选择时非常普遍的两种心理,有人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选择考研,有人为了获得工作经验选择就业,只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并没有先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没有把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规划结合起来,或者说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合理的人生规划,也没有仔细想过还要为自己做一个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

所谓人生规划,是指一个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积极主动地确立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然后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每个人尤其是在进入大学之后,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这个人生规划不是摆设,是实实在在为自己的人生做指南针和方向标的。制定人生规划的时候你会知道,自己的知识停留在哪个层面上,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了这样的生活你要为之做出怎样的努力。有了它,在毕业的前夕你就能客观评价自己,看到底是要考研还是就业。

当然,在制定人生规划之前,正确地认识自己,合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非常必要的。考研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就业也不一定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机遇,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人生规划,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认真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才是明智的,也才能在考研或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抵御即将面临的各种困难和诱惑。

除此之外,你还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你的实力、专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如果是考研,实力决定你考上的几率;专业决定你读研的必要性,有的专业学术性很强,读研无论对你个人的成长还是就业都有很大的帮助,有的专业则更加侧重于实践性,实际的工作经验比较重要;家庭经济状况也是一个必要的考虑因素,读研的花费和生活来源也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名校情结是否该坚持?

名校情结,是考生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这种倾向甚至会持续影响考生的报考选择。所谓名校,无论从学校的硬件条件还是软件环境来看,都具有相当实力的高校,它们对考生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报考人数众多,竞争也非常激烈。

案例一:小张,男生,北京某重点院校研一学生,经过四次考研,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学校,这中间的艰辛和毅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在谈到前三次考研的失败经历时,小张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前三次的失败就当是积累经验吧,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报名校的选择。

案例二:小王,男生,和小张一样,也是抱定非名校不上,不幸的是,经历了三次考研,皆以失败告终。骄傲如他,眼看着周围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结束了学生生活,他还不能自食其力,很是惭愧,后导致情绪失控,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

心理分析:

小张选择名校,是为了获得一种考上名校的快感,即获得一种完成高难度任务所带来的高成就感。为了获得这种成功体验,即使面对数次挫折,也无悔无怨。而小王显然心理压力太大,这时名校对他来说已经不只是动力了,更多的是一种包袱。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可知,考生名校情结的背后是高成就动机的驱动力。人具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需要。具有强烈成就欲望的考生追求考试成绩的提高,喜欢设置较高挑战性的目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运气来获得成功,这对于保持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非常有利。但与此同时,名校情结背后的高成就动机也会给考生带来高心理压力。根据动机与行为效率的耶克斯多德森法则,人们在从事像学习这种高要求的脑力活动时,适度的压力会取得佳的学习效果,而过高的心理压力反而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做考研选择过程中,需要慎重对待名校情结。要掌握充分的资料,认真分析该名校历年的录取比例以及当年的考研形势,理智分析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找准自己的定位,认清自己到底能不能经受失败的打击,终做出理性的选择。一旦做出决定之后,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利用名校带来的动力因素,尽大的努力争取成功。

失败之后坚持or 放弃

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近些年来,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考研专业户,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生活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执着地考研,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大有不上研誓不罢休的架势。毋庸置疑,我们欣赏重考的隐忍与坚强,珍视重考的拼搏与历练,感动于重考的煎熬与痛苦但是,在这种种表象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考研,究竟应该坚持多久?失败之后,究竟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案例一:小林,女生,本科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考研却都以几分之差落榜。今年她决定再次重考。我只是想考上,三年时间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案例二:小舟,女生,大学期间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搞科研,做学术是她的兴趣所在,希望能获得博士文凭,留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因此,读研正是她实现理想的重要规划。连考两年,她终于如愿以偿。

心理透视:

每个重考的人都能为自己在考研战场上的循环往复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现实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有些考生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既没有前行的动力,也没有了回头的勇气,他们已经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在潜意识中暗示他们: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也就没有希望。这样的暗示不仅使他们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产生了对就业的恐惧,后只能硬着头皮考下去。还有些考生反复重考是为了证明自己,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固结,是指一个人在过去某个阶段没有按照理想状态走过,留下遗憾,这种遗憾的心态一直伴随着当事人走到现在,这个人现在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完成以前的缺憾。固结也是人们常说的情结的一种形式,事实上,很多考研人都是有固结的。上了大学,一些人没有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抱憾四年甚至更久,这时他们就会心生一个固结:过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败的,所以要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来实现理想的自我。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盲目的重考,根本的原因,还是很大以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缺少理性的分析、定位和规划,他们过于主观臆断,或者故意逃避,只是在主观上想自我实现,这样的无规划考研往往可能只会有更加无奈的结局。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种自我实现行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为强烈。但是在屡战屡败的现实面前,他们有必要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自身的各方面的条件。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盲目从众只会使自己更加茫然,无所适从。

当然,还有一些人坚持考研是经过了理性的选择,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是他们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如果考生对自己已有充分的规划,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现状,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几次也无妨,毕竟成功属于那些能够坚持到后的人。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的战争,只要自己战胜自己,即使无人喝彩,终也会有所收获。

其实,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不管你终是否选择考研,一千个零也比不上一个一,一千次徘徊也比不上一次放飞,只要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就要风雨兼程!

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之路有多么艰难,无论复习过程中有多少诱惑,相信大家都会坚定目标,努力向前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人生岔道口:影响一生的三大考研抉择】相关文章:

【理论观察】让长征成为永恒的“理想信念之镜”

申论热点:电光幻影,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

申论范文:执家庭幸福之笔 绘中国梦想蓝图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四十七期)

2017省考行测数字推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公务员原生态:一位打工仔的公务员梦

申论名言佳句储备:十三五规划生态篇

公务员面试中不可不知的三大禁忌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谁来给“碧生源神话”洗洗澡?

申论备考:习近平七大“关键词”汇总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