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2017金融硕士考研:资产管理理论解析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金融硕士考研:资产管理理论解析

2016-04-23 | 网络

下面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整理的金融硕士考研的相关知识点,供复习备考初期阶段的各位考生参考。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而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银行管理关键在资产管理,在既定负债所决定的资产规模前提下,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化。

根据资产管理理论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 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又叫真实票据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银行只能将资金短期使用,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或进行长期投资。其次,只有商业贷款能满足银行的既能保持安全性,又有收益,并具有短期贷款性质的要求。

2、 可转换理论

可转换理论认为:银行的贷款不能仅依赖于短期和自偿性。只要银行的资产能在存款人提现时随时转换为现金,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就是安全的,这样的资产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不管是否有自偿性,都可以持有。 可转换理论的产生,是商业银行资产的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但是在市场参与者竞相抛售证券时,银行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有证券顺利转让。

3、 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或现金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证,即使它是长期贷款,或是不能很快转换的资产,也不会给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 该种理论为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提供了依据,但是银行将经营建立在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收入的预测上,承担了信用风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纷纷报考专硕而不是学硕,而且大部分院校的专硕招生比例一直在提升。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金融硕士考研:资产管理理论解析】相关文章:

2017省考行测:巧用特值法速解利润问题

2017国考报考须知:考试时长为多长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让无处不在的排比句为文章添彩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盈亏解数运

理论性热点:出租车管理体制亟需改革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没通过资格审查怎么办?

2017省考行测高频题型讲解之时间规划问题

2017省考行测技巧:排列组合之基本计数原理

2017国考公务员考试什么人能免费报名

公务员考试历年联考真题答案及解析汇总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