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中国新闻史背诵考点之中国新闻业务发展史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新闻史背诵考点之中国新闻业务发展史

2016-09-26 | 网络

2017考研已经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对于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应将重点放在知识点干货上,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同学们整理了如下一份中国新闻史的核心考点,同学们可以开始疯狂背诵啦~

第一部分 中国新闻业务发展史

一、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1840s-1890s中文报刊的业务状况:

①在印刷上,雕版铅印石印,但雕版到1890s仍然存在。印刷机长期用畜力或手摇的,直到1890s申报才使用了煤气印刷机。

②在版式上,鸦片战争前后,多是中国土纸印刷的线装书式。60年代出现了一些用进口白报纸印刷、仿照外文报纸版式的报纸。但70年代《申报》创刊后却出现的倒退。

③在编排上,大都流行一种格式:首论说,次为上谕、宫门钞、辕门钞,再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末为本埠要闻。

④在写作上,由外人编撰的中文报刊,新闻还较为记实、 简洁。但1870s后,一批旧式文人参加了编撰,混淆文学与新闻的界限。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差、地位低。

⑤出现了新闻画、画报;大都刊登文艺作品;日益重视 经营,广告增多。

⑥中文报刊的外国主办者们,出于自身利益,或不用西报版式,或任凭鬼神、风月泛滥,或从通俗转向高雅。所以外人虽将近代报刊的基本业务模 式带入中国,但并不是中国业务水平的推进者。

二、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在形式上大多模仿当地中文外报。少数报纸如《循环日报》则在政论的写作上有所革新,其紧密联系现实、重视思想而不拘泥于形式的原则,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并对时务文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①出现了一批文摘报。这些报刊大多是综合性的,内容丰富。

②出现了一批纯白话报刊。维新派创办这种报刊目的是扩大读者面,广开民智。

③出现了一些文艺小报。这些报纸以刊载文艺小品和社会趣闻为主,主办者大都是有一定爱国倾向的落魄文人。这些小报往往以讽世、觉世标榜,但消闲和牟利性都是很明显 的。

④创办了一些妇女儿童报刊和专业、行业报刊。

⑤出现了一些官报。拒绝议论,业务最落后。

维新派报刊:

①提高了论说水平。有些还夹叙夹议。

②创造出了时务文体。

③新闻不多但对新闻的态度严肃。批评猎奇、造假。

三、清末民初

1. 资产阶级革命派

①言论的加强。1)篇幅大。2)文风上大多是新民文体,比时务文体更严密犀利、学识水平更高、更通俗。3)出现了时事短评。

②新闻的加强。1)社会动荡,读者对新闻的需求迫切。交通和电讯的发展又有利于消息的传递。2)许多报刊重视特派记者,但专门派本社记者赴外地采访突发新闻的情况还不多见。 3)新闻分类变化,政治新闻最受重视。4)体裁和写作有所进步。5)报人素质提高,地位提高。

③编辑的进步。1)西式版式普及。2)打破首论说 的框框,开始用标点断句,栏目设置变细。3)标题有革新。4)大都设有文艺副刊。图片和漫画受重视。

④普遍重视发行和广告。力图办成资本主义企业。

2. 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

①新建政权机关报取代前清官报。

②经济、教育、妇女报刊大量出版。

③出现了国人自办通讯社。

3. 二次革命、一战爆发后政论的衰退和新闻的加强:

①由于袁、段等军阀的暴政,又由于党派报刊宗旨、思想水平的下降,政论即易贾祸,又不再 为读者所看重,因此政论在报上的篇幅剧减。有的报纸为摆样子,还发几篇四平八稳的政论,有的则只有一点不痛不痒的短评。

②一战爆发,刺激了人们对新闻的需 求,电讯大增。因电讯过于简略,记实性、解释性、述评性的报道也乘时涌现,不少通讯是第一人称写法,翔实生动,夹叙夹议,较受欢迎。上海等地大报纷纷增聘记者,并重点聘请优秀记者驻首都,如黄远生、邵飘萍。

四、新民主主义新闻事业的形成

  1. 民营报业 《申报》、《新闻报》向现代企业化报纸发展。

  2. 五四时期的重大变革

  ①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广泛运用。《新青年》起了带头作用。

  ②报纸编排的改进和四大副刊。

  ③国际通讯报道的加强。1)背景:一战后世界革命运动 高涨,把中国和国际政治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人们更关注国际形势。同时路透社垄断了在中国的发稿权,无法满足需要。2)俞颂华、瞿秋白访俄。3)周恩来的旅欧通信。

  五、十年内战时期

  1. 民营报业(245) ①《申报》与《新闻报》;②《时报》等其它民营报纸;③都市日报

  六、大革命时期

  1. 根据地新闻事业

  ①注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左倾错误也导致了对批评对象的无情打击。

  ②依靠群众办报,实行通俗化方针。建立了群众性通讯网;重视读者反馈;普遍组织读报组。但在左倾影响下,文风上也多少染上了洋八股的习气,不少文章、标题采用外来语和音译词汇,增加了读报困难,甚至闹出笑话。

  2. 《申报》的进步改革

  七、抗日战争时期

  1. 《解放日报》与《新华日报》的整风

  2. 各根据地的改版、全党办报运动、黑板报运动、读报组、全军办报。

  八、解放战争时期

  反客里空与反左

  九、建国初期

  1. 对私营新闻事业的业务改造:一些私营报纸思想性、群众性差,不时刊出低级庸俗的东西。

  2. 报纸的业务改进:①组织方面。从各自为政的采、编、通讯联络三大块改为编辑部门统一领导,按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分部。编辑部注意抓以下工 作: 1)建立通讯员网和读报组。 2)重视来信来访。设来信专栏,有些来信放在一版,甚至设过专版。 3)批评与自我批评。 4)实行通俗化改革,放下 架子,为读者着想。②经营管理方面。开始实行经营企业化。转变长期供给制思想,逐步达到经费全部或大部分自给。但对经营管理的重视仍不够。做法:  1)注意广告与副业经营。 2)实行民主管理,并建立统计、预算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3)厉行节约,并使用国产纸。 4)正确调整报价,提早出版时间。③ 编辑方面。规范语言与标点;从直排变为横排。

  3. 《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革:①具体要求: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

  ②做法。 1)发扬全党办报传统。取得了中央的支持。 2)编辑部人员开展报纸工作讨论,思想解放,措施落实。 3)发动读者参与改革,广泛征 求读者建议。 4)研究国内外报纸的有益经验。③改革成果。 1)报道面扩大了。 2)言论质量提高了,短小精悍,开展了自由讨论,文风拘谨的情况逐渐改 变。 3)读者的声音增多了。 4)创办文艺性综合副刊,思想、趣味、知识性兼具。

  以上是中国新闻史疯狂背诵考点,希望同学们可以掌握。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中国新闻史背诵考点之中国新闻业务发展史】相关文章:

历史常识——中国历史考点精讲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考点:四川公务员制度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要掌握的五大核心要素

申论热点:全国两会我们关注什么

公考行测常见题型讲解:排列组合常用解题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高分精讲绕过陷阱快准解答成语题

2017省考行测数量关系技巧:会用比例思想你就赢了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