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中国新闻史背诵考点之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新闻史背诵考点之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2016-09-26 | 网络

2017考研已经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对于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应将重点放在知识点干货上,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同学们整理了如下一份中国新闻史的核心考点,同学们可以开始疯狂背诵啦~

第四部分 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15年由外国传教士米怜创刊于马六甲,是世界上第一份中 文近代报刊。该刊编辑和撰稿人主要是米怜。中国书式,免费赠阅,主要传于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中国境内也时有输入。内容:①该刊以传教为宗旨,其次是宣讲 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科学知识。②后期增辟专栏,介绍各国概况,开始涉及时政。③没有新闻专栏,但在第2期刊出了中文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特点:考虑到读者多属下层劳动者,热爱祖国,文化程度不高,因此该刊:①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②常用对话、讲故事等方式以求生动易懂。③长篇文 章则采用连载以求短小。

2、《蜜蜂华报》

  1822年由葡萄牙立宪派创刊于澳门,葡文,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近代报刊。

  该报是澳门葡人社会新当权者的喉舌,以鼓吹立宪派主张为宗旨,猛烈抨击贵族保守派。1823年保守派发动政变,报馆被封,创办者也被捕。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33年由外国传教士郭士立创刊于广州,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目的是使中国人了解西方,清除中国人高傲和排外的观念。内容:

  ①内容结构与《察世俗》一样,也由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文化知识三部分组成。

  ②宗教内容与《察世俗》相比大为减少。

  ③伦理道德部 分大谈友好、和睦、买卖公平。

  ④科学文化知识大增,并且着重介绍的是西方实用科技以及人文史地。

  ⑤增设了新闻和言论专栏,鼓吹中国应向他国学习,并极力粉饰西方人来华的意图。

  4、《遐迩贯珍》

  1853年由传教士创刊于香港,是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内容:①除少量传教文字外,大量介绍西方国家的政史地和科技知识。②为英国殖民政策辩护。③重视新闻报道,新闻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外交、文化等各方面。首创:(中文报刊史上)①新闻图片。②刊登广告。③铅字印刷(境内)。④ 中英文目录。

  5、《香港船头货价纸》

  是香港英文报《孖剌报》于1857年出版的中文附刊,这是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该报以香港各铺户为发行对象,主要登载行情、船期和广告,也登载少量新闻。后易名为《香港中外新报》及《中外新报》,成为独立的报纸。

  6、《字林西报》

  1864年由《北华捷报》的附张《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改名而来,成为独立出版的日报。地位:①出自1951年停刊,是上海出版时 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②创刊不久即被英国驻沪领事馆指定为该馆公告的发表机关,被视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内容:①内容主要为行情、 航运信息、广告等商业信息,但始终有很强的政治性。②重视时政新闻。与路透社远东分社签约,在中国长期独享该社的电讯;在中国边远地区广泛聘请当地的外国 传教士担任通讯员。该报以消息快捷、材料丰富着称。③重视言论,经常就中国政局、中外关系等问题发表评论。其言论总是站在外国侵华势力立场上,对中国人民 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持反对态度。

  7、《万国公报》

  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由外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刊于上海并主编,起初完全是一份宗教性刊物。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宗教 内容只剩下很小一部分,而占主要篇幅的是中外新闻、西学知识、商业信息,并增设了论说,变成综合性杂志。读者也从教众扩大到官员、士大夫、商人等各界人士。1883年停刊。1889年复刊。复刊后明确把开放中国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作为主要任务。复刊后的内容:①大量发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新闻和评论。②大量介绍西学知识。③当维新思潮兴起时,大谈变法革新,并提出过许多建议和措施,产生了广泛影响。

  8、《字林沪报》

  1882年由字林洋行创办于上海,以与《申报》竞争。中文商业日报,是上海有影响的报纸。内容:①人员、样式、内容都尽量中国化。②重视言论、新闻和文艺。③言论方面,创刊初期正值中法战争,该报抨击法军,鼓励中国军民抗击到底。④新闻方面,因和《字林西报》属同一报系,因此也享有刊用路透社电讯的特权。⑤文艺方面,开中文报纸连载长篇小说之先河,并曾出版了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

  一、维新派的新闻思想

  1. 早期维新思想家:

  ①报刊作用方面。通民情;传播新知,开民智;把报刊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并主张禁止外人办中文报刊。

  ②文风、报人素质 方面。主张应重思想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认为报人应有较高的常识和操守。

  ③新闻自由方面。呼吁朝廷改变禁止国人办报而放任外人报办的政策。

  2. 戊戌变法时期: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思想一脉相承,但有所深化。

  ①报刊作用方面。通外情、通下情;开民智;开风气。

  ②报刊性质方面,已经意识 到报刊的战斗作用,将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的民主的重要体现。

  ③文风、报人素质方面。历数了一些流弊,主张制定报律。

  ④局限:感性认识成分较多,缺乏依 据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理论性阐述,还习惯于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中寻找依据。

  二、辛亥革命时期

  1.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①两大天职说。

  ②舆论问题及报刊对舆论的作用。

  ③赞美言论出版自 由。

  ④提出了判断报纸好坏的4个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⑤主张报道和评论要有分野;评论应公要周适,报道应博速确直正。

  ⑥局限:1)过于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带有深厚的唯心主义色彩,片面夸大舆论的作用的报纸的力量,吹嘘凭报纸舆论就能改变社会制度。2)视群众为愚氓。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①高度评价报纸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②承认报纸的党派性。

  ③认为他们的报纸是国民特别是平民的代表。

  ④重视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

  ⑤鼓吹言论自由、重视报刊开民智的作用、认为报刊应与武斗紧密配合、以通俗语言面向中下层等。

  三、大革命时期

  ①中共认为,报刊宣传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全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同 时先后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派忠实党员主持,从组织到思想上保证了党的领导。

  ②关于报刊的性质。明确提出了报刊的阶级性和新闻自由问题。

  ③关于报刊的任务 和工作方法。1)指出报刊的任务是:正确宣传和贯彻党的纲领和策略;反映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报道评论国内外时事真相,澄清反动势力的欺骗宣传;用马克思主 义战胜错误思想。2)工作方法:重视读者调查;重视真实性;提倡朴实的文风,有的放矢。

  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品格:忠诚党的事业,献身大众利益;增强马克思 主义理论修养,研究洞悉国内外时事;深入群众,勇于实践,不畏艰苦。

  四、十年内战时期

  ①关于党报思想。强调党报的重要性,指出各级机关要利用、帮助党报。

  ②关于真实性。

  ③关于新闻自由。

  ④不足: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根据地报刊也存在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不良影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当时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的作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抗战时期

  经过整风运动,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新闻观,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

  ②坚持全党办报思想,反对同人办报观点。

  ③坚持人民公仆思想,反对无冕之王观点。

  ④坚持政治第一思想,反对技术第一观点。

  ⑤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反对党八 股。

  ⑥坚持党性原则。

  ⑦坚持三大优良作风。

  六、解放战争时期

  1.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是1948年毛泽东在接见《晋绥日报》工作人员时发表的讲话。毛泽东对该报1947年以来在土地改革的宣传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该报的实践,论述了新闻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总结了解放区新闻事业反右反左的经验教训,指出在新闻工作中要经常开展这两项斗争。

  ②阐明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他指出报纸应 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③论述了无产阶级办报应有的方针和风格。他指出,在方针上,应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相结合;在风格 上,坚持真理应旗帜鲜明。

  ④强调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

  2.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中共中央组织了《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刘少奇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围绕全 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方针,着重论述了新闻事业在党和群众联系中的功能和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①指出新闻事业在共产党和群众的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 位。

  ②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体说来就是要有实事求是和坚持真理的精神。

  ③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二,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

  第三,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修养。

  第四,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以上是中国新闻史疯狂背诵考点,希望同学们可以掌握。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中国新闻史背诵考点之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申论热点:“自愿求职”岂是“自愿中毒”

公务员考试申论时事评论:变味的114与缩水的公共服务

公考资讯每周速递习题(第八期)

申论作文 先从“不任性”开始

申论热点:谁来拆除民间资本“玻璃门”

【理论观察】老年精神生活如何更有滋味

保持心情愉快公务员考生考前准备和答题技巧

申论热点“: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申论范文: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