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湖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7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衔接解题原则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衔接解题原则

2016-09-18 | 网络

什么是语句衔接?语句衔接一般是言语理解大类中的一类题型,从题干的一段文字中抽取出一句话,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句话进行补充。

【例如】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 )。

A.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B.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怀念的。

语句衔接中所填入的句子可能是首句,可能是中间句,也可能是尾句,不同位置的句子有着不同的语气和功能,因此语句衔接既考查考生的语感,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

为了让上下文衔接更流畅,逻辑更缜密,语句衔接题主要遵循下面几条原则:

原则一:话题一致

【例题】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 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 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 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C缺失的句子位于文段中间,一般起到承上启下或引领下文的作用,观察该空句前后文,发现前一句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围绕的是作者形象这一主题,后一句也在谈论作者形象。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横线处也应围绕着作者形象。所以选C。

原则二:思路一致

【例题】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C。可从表述的先后顺序方面考虑。前两句中不传达上级指示这种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在前,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具体实施操作的工作在后;后面两句则有因果关系,正是因为环保工作没人管才最终导致了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选c。

原则三:色彩一致

色彩一致常见有下面两种情况:

(1)感情色彩一致,文段中有褒贬等明显的感情色彩时,注意所填入的词语感情色彩与全文一致。

(2)语体色彩一致,文段的语言习惯是散文类的书面语居多还是白话类的口头语居多,选填句子时要注意语体色彩的区分。

语句衔接是言语理解题中经过练习和积累可以得到快速提升的题型,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相信考生只有把握好以上三条原则,在解题时才能有据可依,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2017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语句衔接解题原则】相关文章:

2017陕西公务员申论备考:给文章写作加点“料”

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巧解年龄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六大秘决分享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经济新常态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突破定义判断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80后”渐成流动大军主角

排列组合在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应用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希望药家鑫案再没有“如果”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