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联考综合 >联考逻辑复习总结:学习和考试不是一码事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联考逻辑复习总结:学习和考试不是一码事

2014-06-17 | 网络

会开车的不一定能盘库;会逻辑的不一定能做题;会计博导还不一定会CPA的题,同样会考试更不意味着会实践。

从逻辑角度上说。有很好的逻辑能力只能证明你具备了30题对20个左右的能力。这种正确率对于上名校来说没有意义。一般30题错3个以内才能说明已经具备了上名校的实力。7个题目的差距,就是质的变化;同时做30个题目的时间从1个小时到40分钟,就是质的变化。

这个质的变化包含了什么能力?应试能力、对考试的思考。大致举例说明吧。你能把30道题只分成3到4类么(抽象总结能力)?你能每次把几十上百字的信息提炼成10个字左右么(而且是在1分钟内)?你能总结出所有提问方式么(常规、变形的、陷阱的、)?你能总结出所有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的特征么(同样只分成3到4类)?你能在不知道题干逻辑的情况下就把答案选出来么?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每门考试的胜出者都得具备相当高的能力。

上面这些能力很多和逻辑本身关系不大,而是在挑战自己的思维盲点,挑战别人设的陷阱。这些能力的具备需要大量的练习,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很有必要在自己的应试能力上下大工夫(其实这些能力对未来的学习帮助也非常大,本人深深受益。)这些能力细分可以是:

1、题型分类总结。把30题归类,3到4类。如果分类总结做不好,错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模糊。

2、对问题本质的思考。可能很多人觉得上面说的分成3到4类不可能,因为你没有思考过各种题型之间的本质关系,这里需要你对本质的思考能力。举个例子:支持、削弱、论证、假设难道不是一种东西吗?问问自己,学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题目,什么是逻辑?

3、出题方式总结。达到看到一个词能够反映出答案的水平。比如看到假设,最起码知道假设的答案应该是个什么样子,里面有规律吗?肯定有啊,如果说每一个逻辑都是AB的话,假设就是在加强这个。(说的很抽象,不是为了教具体知识,而是告诉大家,什么题都有规律。)

4、选项的总结。这样你才一眼大概能看出答案,才可能在实在不知道逻辑关系的情况下选出答案。因为很多选项,一看就是扯的,错误选项的特征不超过5种。

【联考逻辑复习总结:学习和考试不是一码事】相关文章: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解析:公众何以对养老金认识不一

公务员考试复习什么,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2017省考行测备考: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经验谈:公务员考试成为我生活的新起点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申论指导:用名言警句打造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亮点

2017国考报考须知:笔试一年中考几次?

2017国考报名指导:男生报考的“三优”与“三劣”

公务员考试复习:巧做一匹大黑马

时评:政府公务员考试大热说明什么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联考综合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