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联考综合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主要环节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主要环节

2014-07-08 | 网络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由审题、立意构思、拟题、结构几个环节构成。

一、审题

审题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审题就是认真阅读题干,发现论证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准确地发现题干中存在的问题,后面的写作就会自然衍生,水到渠成;如果审题时判断失误,分析混乱,后面的写作将寸步难行。

论证有效性分析提供的是一则完整的论证。既然如此,它就应该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审题步骤为:

(一)从寻找论点(结论)入手,如果材料中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摘录下来即可;如果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语句就要根据材料进行提炼概括,这一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只有确认了论证要表达的观点,才能评价其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是否服从、服务于观点的需要了,是否将观点表达清楚了,是否具达到了令人信服的程度,即论证是否具有有效性。

例如论证材料为:有人认为矿难的频繁发生与安全监管机构在编人员太少有直接的关系。以山西省为例,有煤矿4235座,而安全监管机构在编的人员仅有1666名。于是建议政府增加监管人员,这样既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缓解现在监管机构的工作压力,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有条理性。

这则论证是基于对造成矿难原因的认识,提出的一个建议。这则材料的论点是:矿难的频繁发生与安全监管人员太少有直接关系。

(二)寻找支撑论点的基础论据。

上述材料支持论点的论据是一个量化的事实:以山西省为例,有煤矿4235座,而安全监管机构在编的人员仅有1666名。

(三)分析论证过程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上述材料使用了归纳推理中的例证法。建议部分运用了条件推理。

理清了材料的论证脉络就可以进入立意阶段了。

二、立意构思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立意是由指向性的,这一点大纲中已有说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要对此做出分析与评论。分析与评论的内容由考生根据试题自己决定。也就意味着确定立意,要表达的是对所提供论证的一种质疑。也就是要认为提供的论证的有效性是很弱的。另外,题干中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必须对这些问题分轻重,定主次,按逻辑要求突出重点,把握详略,使确定的立意突出、显豁。

三、拟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是对所提供的论证无效或有效性较弱的一种评论、分析。这种评论、分析本身也应当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为其拟制标题,既是理所应当的,又是必不可少的。少了标题是要被扣除2分的,除此,还有可能强化留给阅卷者的负面影响。

给论证有效性分析作文拟题,可以从试题的实际内容出发,根据自己对题干所陈述的论证缺乏接受性的实际论述,概括归纳出合适的标题。标题最好在作文开始前形成并标上。也有考生由于时间关系,一时拟不出合适标题,则选择在作文完成之后标示的做法。这种做法虽欠科学,但也是没有更好招数时的应急之招。

拟制标题时,可以将论证中最突出的问题作为标题;可以将摘出或概括提炼出的论点加上反问的形式作为标题;也可以使用万能标题:对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

以2002年全国测试题为例,为其拟制标题。

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

研究显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锻炼的时间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在今后的20年中,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的增长。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地售出足量的达达运动鞋中的股份,并增加在全球电视公司中的投资。

经过分析这则论证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将可能当成了必然。于是就可将《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或《莫把可能当必然》拟作标题。再者,论证者根据研究显示的情况及对未来的判断还提出了一个改变投资领域的建议。有鉴于此,还可将《一个根据不足的建议》或《一个难以奏效的建议》拟为标题。可以将改变投资领域就一定会有预期收获吗?拟为标题。

如果启用万能标题可以拟题为:《一个值得商榷的建议》。

当然,这里所说的万能是相对的。不同的论证其万能的表现形式也是有差异的,不可盲目乱套。

总之,最好选择对论证具有评价性的题目。

四、安排结构

鉴于考试时间有限等条件的制约,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作文时,最简单有效的结构形式就是:总分总结构形式。

(一)开头部分总说

这一部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项是概括引用所提供的论证中的重要信息,一项是基于所概括引用的信息对该论证做出论证有效性较差的总体评价。

可以将对论点(结论)的概括作为被引述的重要信息;在做总体评价时,对其依据可以采用两种处置办法。一种是笼统概括式的,采取这种方法处置依据,在下文写作时自由度较高;另一种是详细具体式的,采用这种方法处置依据,能反映写作者宏观、缜密的思维特点,但在下文写作中,就必须严格按照具体显示的问题及其顺序来逐次进行分析,不能有缺漏,也不能颠倒顺序。

以下面所提供的论证为例:

我国古代的很多智慧结晶都表现在众多的成语中,蚍蜉撼大树以卵击石都表现实力相差悬殊的搏斗只能以弱小的一方失败而告终。这个规律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同样适用。大企业无论在资金、人力、技术和信息等方面都有着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小企业若想生存,只能依托大企业,作为大企业的附庸而存在。那些自不量力,试图通过竞争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做法,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对这则论证在写作开头时可以引述重要信息,运用笼统概括式处置依据,可写成:

上述论证旨在说明小企业必须依附大企业才能生存,如果小企业要与大企业分庭抗礼,那只有死路一条。然而这一认识结论在得出的过程中存在若干令人质疑的地方,以致严重影响了其说服力。

采用了这样的开头,下文就可以较为自由地指出那些作者认为有疑、不正确、不确切的地方并进行分析了。

对上述论证在写作开头时,如果引述重要信息之后,要采用详细具体式处置依据,就可以写成:

上述论证的结论是:小企业只有依附大企业才能生存。然而,这一结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对核心概念的必要界定,所使用的类比不具有可比性、漠视企业发展一般规律等诸多问题,造成了论述结论难以令人信服的不良结果。

如果采用了这样的开头方式,下文的展开就要受到严格约束。也就是下文写作中一定要依次分析论证中所存在的缺乏对核心概念的必要界定,所使用的类比不具有可比性、漠视企业发展一般规律和将大、小企业关系一元化这些具体问题。

(二)主体部分分说

这一部分,是就论证中存在的错漏进行评价、分析。按照大纲得分说明,要获得满分,找出的错漏个数要34个。

假如,开头时采用的是笼统概括法,这部分可依照论证中错漏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逐个分析,这样做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最好的方法是依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分析。

假如,开头时采用的是详细具体式,这部分只要依照所排列的错漏及其顺序逐个分析即可。

分析错漏时,尽量做到一个错漏或一类错漏形成一个自然段,段与段之间要使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另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最突出的,次之、再次之

这样做既有利于结构的清晰,又有利于评卷人配置得分。

仍以上述论证为例,开头采用了详细具体法,上述论证的结论是:小企业只有依附大企业才能生存。然而,这一结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对核心概念的必要界定,所使用的类比不具有可比性、漠视企业发展一般规律等诸多问题,造成了论述结论难以令人信服的不良结果。

主体部分,分说内容可以写为:

首先,上述论证中可以称作核心概念的是大企业和小企业,而论证者并没有对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必要界定。以往人们界定大、小企业往往依据的是人员规模,而现如今,人们界定大、小企业除了参考人员规模,更主要的是依照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既然对怎样的企业是大企业、怎样的企业是小企业尚无认识标准,就给出小企业必须依附大企业才能生存的结论未免荒唐。

其次,论证者将成语蚍蜉撼大树以卵击石的结果与经济生活中大、小企业的状况进行类比,是缺乏类比依据的。构成类比的先决条件是用来类比的事物与被类比的事物必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蚍蜉是生物,大树是植物,卵是软的,石是硬的,它们都是不同性质的事物,而大、小企业却是同性质的事物。用性质明显不同的事物来类比性质相同的事物在逻辑上当属犯了不当类比的错误。

再次,论证者漠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触犯了辩证思维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禁忌。如今的许多大企业当初大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创业者们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等因素,才使企业由小变大,不断发展的。如果按照论证者认识事物的逻辑,别说小企业要依附大企业了,恐怕现实中连企业都不会有了。

(三)结尾再总说

文章的最后要对主体的分析和评价进行总结,再次表明题干的论证缺乏有效性,以保持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如果开头使用的是笼统概括法,结尾则可以将对主体部分分析的错漏进行归纳;如果开头使用的是详细具体法,结尾处只需再强调一下开头中做出的评价即可。

结尾时,常用的总结用语有:综上所述总之总而言之因此

仍以上述论证为例,结尾可以写为:

综上所述,一个存在着如此多错漏的论证,其结论要想为人接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主要环节】相关文章:

合作与团结篇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理论观察】法规“打架”,受伤的还是劳动者

2017陕西公务员申论文章写作技巧:五“要”字诀

2017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反对关系如何解答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空中募捐”

申论指导:申论文章写作五“要”

申论备考须牢记总理的26句话

申论文章标题拟定的误区与应对方法

【理论观察】孩子,别那么理所当然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联考综合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