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江苏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2016-10-26 | 网络

|背景链接*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微信wwwchazidian,了解更多考公资讯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地出台了大同小异的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即如果项目失败,政府会给予一定补贴。然而,该类政策不仅引来舆论争议,也遭遇市场冷遇。一位投资者道出其中关键:投资公司最重信誉。凡是去申请政府补贴的投资机构,就等于证明自己是个失败者,政府需要你证明自己的无能才来补贴你,这是什么商业逻辑呢?旨在鼓励投资的政策,却被投资者敬而远之,这让人反思公共政策初衷与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工作要注意时度效,最终要看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揆诸公共政策,就是要有效果意识,考虑政策出台和实施之后的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多角度考量、全方位把握,尤其是要换位到利益受损群体的角度想想,以底线意识防止负溢出效应。

现实中,有不少抱着良好初衷的公共政策,由于少了点效果导向,往往横生枝节,甚至好心办坏事。比如,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强制铲除原有作物,为了实现产业扶贫而盲目跟风上马一些项目,引发公众不满;为了市容整洁而对小商小贩一刀切,在争议声中被叫停。这样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决策浪费,更侵蚀到政府公信。因此说,公共政策事关公众福祉,考量政策出台后的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等,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对策]

查字典公务员教育总结如下对策:

第一,决策者要行走在科学的轨道,避免陷入各种误区。比如,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只考虑局部利益而忽略利益平衡,只看到短期的积极效益而轻视长远的次生影响,片面强调对目标群体的好处而忽视对利益受损群体的补偿,只注重决策的合理性而忽视做好相关配套的必要性。绕开这些误区,决策才称得上科学,也才能从源头保证效果。

第二,对政策效果做出前瞻性预测,则有赖于决策前的扎实调研。许多好政策施行后才暴露出许多原来未曾想到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有的眼睛朝上瞅着领导的偏好,而非身子朝下了解群众的需求;有的一线调研蜻蜓点水多,办公室里机械照搬国外经验多;有的选择性采纳有利于方案通过的信息,对政策依赖的具体环境视而不见,对专家的建议与警告充耳不闻。如果事前考察不足、不准,再怎么强调效果意识,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把民意请进门,是效果意识的必然要求。要知道,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没有民意的护航,本应在决策之前完成的意见交锋和利益博弈,就会延宕到决策实施当中,为决策推行埋设暗礁。公众参与不仅是民主程序的要求,也能检视修正专业主义、工具理性的盲点。可以说,民意是决策过程中的活性炭,能去除影响决策效果的有害杂质那些未曾看到的风险、没能觉察的隐患。以欠缺专业知识而排斥公众参与、以一提涨价就反对而认为公众非理性的观点,无疑片面而偏颇,容易让决策失去最基本的公共性。

第四,保持效果意识,公共政策不仅要制定好,还要解释好。舆论者,造因之无上乘也,一切事业之母也。在很大程度上,舆情就是民情,舆论代表民意。要意识到,选择合适的公布时机与方式,采取恰当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推动政策实施的基本要求。在众声喧哗的舆论敏感期,公共政策需要舆论反应评估,把舆情反馈纳入决策过程,做好群众关切的回应预案、社会质疑的权威解释。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2017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2017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2017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申论热点:科学决策要有“效果意识”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