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广东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十个全覆盖”侧重解决发展能力贫困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十个全覆盖”侧重解决发展能力贫困

2016-10-10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十个全覆盖侧重解决发展能力贫困。

专家谈内蒙古十个全覆盖:侧重解决发展能力贫困

●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发展要始终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

●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是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来发挥促进共同富裕的职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则侧重解决农村牧区发展能力贫困问题

●十个全覆盖明确将人民群众作为评价工程得失的主体,精准地将给予人民的物质利益作为评价民生工程的标准,突出将群众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工程得失的标准

●这种以共享式发展为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宝贵经验必将会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树立典范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如果到了2020年,仅仅完成所谓经济目标的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翻番,而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众仍然处于生活贫困状态,那么这样的小康是一个不完整、不全面的小康,小康社会的价值蕴含也就会大大降低。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要在全党、全国、全社会树立共享式发展的理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某一部分人或某几个利益集团的发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发展。

在共享式发展的路上,2014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全面启动了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民生工程十个全覆盖。目标是用3年时间投资800亿元,对处于发展态势落后、发展能力不足的广大农村牧区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十个方面的民生保障工程,提高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两年多来,这项民生工程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不仅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拥护,而且这一共享式发展的实践举措也为内蒙古未来发展增添了强劲助力。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是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核心要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资源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的内蒙古,短短十几年间,取得了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然而,由于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区域结构差异巨大以及资源经济自身的缺陷,至今内蒙古还有许多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当地群众没有普遍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据统计,直到2013年底,内蒙古农村牧区还有8868个嘎查村(行政村)不通水泥路,6000多个嘎查村没有便利的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180万农牧民没有安全健康的饮用水,157万农牧民仍然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52万户农民生活在危房里。

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发展要始终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在自治区党委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发展能力不足的农村牧区实施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电力村村通和农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标准化文化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驻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的十大民生保障工程。自治区党委和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这项民生工程时,始终以人民的需求为前提,充分考虑基层群众的意见,对群众发出的各种声音都注意倾听。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了全体社会成员各方面的利益,始终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根本尺度。

侧重解决发展能力贫困问题是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实践路径

如前所述,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是制约和影响广大农牧民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在单纯GDP政绩考核指标下,不少地方政府偏重经济增长速度和数字层面的收入水平增加,忽视了培育农村牧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至于农村牧区在基础设施、医疗、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水平逐渐拉大。单单依靠农村牧区自身的力量来完善和弥补这些差距,很难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是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来发挥促进共同富裕的职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具体的实践路径上则侧重解决农村牧区发展能力贫困问题。据统计,工程启动两年来,已累计投入886亿元,实现了9388个行政村全覆盖,占全区行政村84.4%。今年全国两会上,内蒙古代表团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要认真总结成绩经验,完善政策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全面完成剩余2462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并将建设范围扩大到较大的自然村和所有的贫困村,确保到2017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全面建成工程建设任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牧区的面貌。

十个全覆盖解决发展能力贫困的具体经验有:

其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扩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加快改善基层社区的路、电、水、网络等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广大农村牧区的通路、通水、通电和通网络等问题,通过政府主导,使得农村牧区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

其二,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的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满足农村牧区基层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和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将共享式发展落到实处。

其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强调政府作用外,还坚持共享必须共建的原则,即改变以往政府大包大揽、绝对主导的方式,注重激发当地居民实现共享式发展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如有些地区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还有的地区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将民生工程与各地区现代化产业有机结合,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更夯实了农村牧区发展致富的基础。

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根本目标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显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之后,获得感一词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获得感一经提出,立刻赢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这一理念扣准了时代脉搏,表达了人民期望。回顾我国改革发展历程,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全体人民普遍获得了发展红利,但随着改革的持续进行,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全体社会成员的收益都有所增加,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各个阶层之间以及作为个体居民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缺少共享改革成果的获得感。在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群众较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居民相比,这种感受尤为突出。

十个全覆盖民生工程的根本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首先,十个全覆盖明确将人民群众作为评价工程得失的主体。可喜的是,十个全覆盖在广大农村牧区被群众赞誉为幸福全覆盖,可见这项民生工程在基层的受拥戴程度。其次,十个全覆盖精准地将给予人民的物质利益作为评价民生工程的标准。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很多旗县详实排查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居住条件、贫困原因、脱贫计划等,落实到人,给予动态管理。通过精准和扎实的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人民获得切实的物质利益实惠。再次,十个全覆盖特别关注群众的心理感受,突出将群众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工程得失的标准。在关于十个全覆盖的调查和访谈中,得到群众最多的回复总是:实施十个全覆盖以后,我们村里的环境比城里还美呢,日子过得有劲了。群众发自肺腑的评价,表明工程的实施给群众带来了具体可感的获得感,这是抽象数字所无法描述和体现的。

综上所述,从价值理性来看,共享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全体人民共享一切社会发展成果。从工具理性来看,共享式发展也是化解当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就因为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而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誉为模范自治区。十八大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又率先推出十个全覆盖式的民生保障工程,切实为人民谋福祉,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布局。这种以共享式发展为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宝贵经验必将会为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树立典范。

(作者:杨洪远 系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博士,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责任编辑:李茜)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时政热点:“十个全覆盖”侧重解决发展能力贫困】相关文章:

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人民陪审员制度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公”公开需要“问责落地”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五元公务餐”能走多远

热点时评:“做好事有利可图”让道德更亲切

【政策解读】“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六大亮点

时政热评: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申论热点:压缩贪官的潜伏空间

申论热点:敢“审”更要督“改”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