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浙江公务员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浙江农业农村基础知识(一)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浙江农业农村基础知识(一)

2011-02-17 | 网络

1、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和城市逐步产生和发展,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市民与农民关系,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因为在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工商业是补充,并由农业决定的;乡村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是政治和军事和商业中心且数量很少;农民是社会成员的主体部分,官僚、土绅、手工业者、商人等人口数量很少。

2、工业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演变的历史轨迹

我国从建国以来,随着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不断演变,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

3、新中国建立以来,各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

①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

② 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

③ 20世纪90年代满足温饱的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改善生活需要与过低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矛盾。

④ 进入新世纪以来富足以来的农民群众日益扩张的全面发展需要与滞后的农村公共服务和不均的农民发展机会的矛盾。

4、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

5、造成农民素质不适应的原因

① 工业化提升、城市化提速的趋势,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②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③ 促进社会结构优化的要求,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④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6、农民收入难增的问题更加突出,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

② 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农产品需求增长困难

③ 农村贫困状况发生很大变化,贫困农民脱贫难度加大

7、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政府主导下,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筹划,建立以公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更多地配置到三农领域,形成城乡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美好社会。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协调地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包括的内容:

① 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② 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③ 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④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10、建立健全以公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建立健全以公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是在党委领导下和政府主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农村、传统农民,加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形成工农差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和工农互促、城乡共荣的发展格局。

11、农业的本质特性

农业再生产过程包括两类再生产,即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本质特征。

12、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的范围

① 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彼此结合、相互交织。

② 自然再生产的结果与经济再生产的目的一致。

③ 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

④ 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13、农业的地位

① 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②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和赖以独立的基础。

③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4、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含义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为构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15、家庭承包经营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经营方式,农民通过承包本集体的农村土地,得到的是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16、合作社的特点

① 合作社是开放型的经济组织。

② 合作社是有特殊原则的合作经济组织。

③ 合作社是劳动者的联合组织。

④ 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型企业。

17、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含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浙江农业农村基础知识(一)】相关文章:

地理常识——我国湖泊旅游资源(一)

公安基础知识备考全攻略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一)

江西各地网上报名指导处一览表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一)

公务员行测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纵向梳理

地理常识——我国地貌旅游资源(三)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二)

行政法与行政法诉讼(二)

民法知识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