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尚未结束,每一项房地产相关的政策都紧紧牵动资本市场的神经。近日,房产税将扩大试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房地产税制度的官方消息,让房产税和房地产税立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而房地产税牵涉到的利益复杂,各方人士持有的观点不尽相同。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房地产税不应再扩大试点范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认为,房产税的目的并不是唯一地为了打压房价,实质上是以房产保有环节征税,形成规范的经济调节杠杆,来形成多种正面效应。
而一项政策的推出永远没看起来简单。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9月22日接受21世纪网采访时则表示,他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消息为,房地产税征收可能会无限期延迟,因为涉及的政治经济技术问题太复杂,而全国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工作进展也很不顺利,有的地方政府不愿配合。
同时,伴随着2011年上海和重庆作为试点城市征收房产税,2012年2月,房产税已经明确用于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但是保障房从推出以来出现的一系列有关分配公平的问题,不免让人担心以后房产税征收范围扩大以及房地产税制度建立以后,巨额税费是否会加剧分配不公。
房地产税制度将逐步建立
房产税在中国由来已久,房产税与房地产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一个税种,后者是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与房产、土地相关税种的总称。
有关房地产税的改革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从此拉开了房地产税制改革大幕。
2011年1月,重庆、上海两地推出房产税试点,对部分个人住房征税,两地均是以现有房产税为基础的扩大征税。
重庆市规定,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3倍)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4倍)以上的税率为1.2%。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税率为0.5%。
截至2011年底,重庆应税住房为8791套,建筑面积达215.1万平方米,征收率达90%以上,已征收的总额约1亿元。
上海适用税率暂定为0.6%,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上海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
2012年1月18日,上海市财政局公布的2011年上海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上海征收房产税达22.1亿元。同时,2012年上海房产税预算为22.5亿元,与2011年执行数基本持平。
在这之后,关于房产税扩大试点的传闻不断出现。2012年9月20日,国税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在第五届中国企业税务管理创新大会上透露,房产税下一步将扩大试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房地产税制度目标是消灭房产税,建立房地产税。
丛明预计,房地产税的深化可能在年底或明年3月份以后,并最终会在全国实施。这一消息,立即引起坊间热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9月22日指出,房地产税不应再扩大试点范围,住房作为普通家庭开支的一项重要支出,试点范围的扩大就意味着各地税收的多样性会增加,这就将为普通家庭买房形成阻力。
吴晓灵还强调,房地产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但是频繁变动政策使住房消费这一居民的长期行为失去了稳定的预期,完善制度、稳定预期是未来住宅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这之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围绕房产税在微博上交锋。
虽然房地产税到底能够收入多少是个未知数,不过从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此税全面施行之后,将是可观的一笔税收收入。
而根据我国保障房的建设规划,房产税以及之后将推行的房地产税,其收入最大的可能还是用在保障房建设之中。
房地产税为谁谋利
房产税用于保障房建设,而保障房分配不公则意味着房产税使用上的不公。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相比,建设质量、使用功能上没有差别,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供应对象。
2011年,我国启动了史前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根据中央的要求,2011年全国要开工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未来5年总计开工建设量达3600万套,到2015年前,让2.18亿个城市家庭中的近五分之一,住上有政府补贴的住房。
2012年前8个月,中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650万套,完成投资8200亿元人民币。新华社9月10日援引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的话称,前8个月开工率为87%,基本建成420万套。
根据安排,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动用了众多的公共资源。然而,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保障性住房中出现的种种分配不公现象,让人咋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网,自启动保障房建设以来,便有很多人利用关系搭保障房的便车,满足公务员的住房需求。在北京,五环以内更是分布着各部委以保障房名义建设的福利房。
典型的例子为北京金隅景和园,该小区E4、E5、E6三栋楼约300套限价房定向被农业系统公务员团购。而在五环内其他地方,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福利性保障房。
据此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2011年开始,北京被各种渠道私吞的保障房在100万套以上,但此数据尚未得到官方回应。
不只是北京的保障房被潜规则,浙江苍南县规定,限价房销售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和其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职工。
海南省三亚市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曾公然在网上叫卖同心家园五期双限房。此工作人员将自己以4000元/平方米申请来的140平米双限房,以6400元/平方米对外出售,并坦承卖房为了买辆奥迪车。
同时,厦门也实行保障房双轨制,公务员和老师优先购买保障房。保障房分配领域这种多轨运行的体系,并非只存在于厦门一地。
在保障房制度实行以来,很多省市都出现了搭保障房便车的案例,个别地方的保障房几乎成了福利分房制度的替代品。
任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从2005年到2009年,北京市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用地占总供地指标近70%,而同期面向社会供应的经适房只占市场总供应量的7%左右。
任志强认为,国家机构用这种名义占用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所以才导致市场上商品房的土地价格飞涨,如果按这些房子都平均下来的话,北京的房价还不到7000元/平。保障房已经成为一张画皮,已经变成有能力、有权力的单位为自己的职工实行腐败的方法。
【房产税中国式困局:为公务员造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