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广告入考卷”是一种利益双簧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广告入考卷”是一种利益双簧

2016-01-21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广告入考卷是一种利益双簧。

昨天,南京秦淮区期末考试落下帷幕,一张据称是秦淮区小学统考语文卷在朋友圈流传。这张试卷的阅读题中,围绕一段某品牌沐浴露的材料,设置了5个选择题,总分值足有10分。家长不淡定了,称植入广告太嚣张,连小孩子也不放过。(10月20日《现代快报》)

不可否认,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打开电视、电脑和收音机,拿起报纸、杂志,走在喧闹的街道上,时时处处都可看见或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可以说,广告在现实生活中无孔不入,不管你愿不愿意看见,乐不乐意接受,反正是广告无处不在。问题是,将商业广告以试题的方式,植入小学期末考卷,表明广告已经闯入了禁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印规范》明确规定:教科书内不得有广告内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修订草案)》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广告活动,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幼儿的教科书、教辅材料、练习册、校服、校车等发布广告。可见,将沐浴露广告,植入小学期末考卷,打了禁令的擦边球,同样涉嫌违法,有关部门不可等闲视之。

问题是,禁令之下,广告是如何成功偷袭考卷的?可以肯定的是,企业或广告商不可能私自将广告植入考卷,如果没有教育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广告是不可能轻易进入考卷的;可以说,是教育部门为广告入侵考卷打开了方便之门。当然,这个门不是白开的,教育部门能够在广告收入利益蛋糕中分到一大块。广告入考卷,是教育部门和商家合演的一个利益双簧。

广告入考卷,养肥了商家和教育部门,却害苦了孩子。考卷里面出现广告,对孩子的价值观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分不清哪些是广告,哪些是该学习的内容。因此,若要维护学生的利益,首先必须将广告从教材和考卷中清理出去,保持学习内容的纯洁性。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和商家,认真执行相关规定,不再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社会责任与道德良知。当然,彻底根除广告入考卷等违法现象,仅靠教育部门和商家自律,是行不通的,必须依法查处,提高违法成本。(汪昌莲)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处理。

【时政热点:“广告入考卷”是一种利益双簧】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孝老假 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申论热点:“孩子优先”应成全民理念

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申论热点: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

申论热点:农民工融入不只是改称谓

时政热评: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麻烦”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