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如何防堵那些戴着面具的送礼,更关键的是形成不敢收礼的官场文化。我们固然可以呼吁送礼者移风易俗,但更奏效的治理思路在于严管收礼者。
据报道,随着反四风渐趋深入,有地方出现了一些非常隐蔽的送礼方式。比如,有的送礼者会预约一辆网约车,自己不上车,而是让司机直接将礼品送到领导干部手中;再比如,有的人不再将礼品送到门房,而是将送礼包装成送快递,而每到一些节假之前,这种模式的单子往往会愈加频繁。
受人情社会的传统影响,送礼一直是中国官场作风治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十八大以来,尽管送礼歪风有明显好转,但仍有不少人因循陋习。当送礼方式变得更隐蔽,监督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如此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过,相较于如何防堵那些戴着面具的送礼,更关键的是形成不敢收礼的官场文化。
为何人们热衷于给官员送礼?最核心的原因是人们发现,如果少了礼数、不向有关负责人意思意思,有时跑断腿也办不成一件事。与过去一些人求人办事才送礼不同,现在很多人已开始搞长线投资,将送礼当作维系感情的重要手段。而且送礼者往往考虑周到,会用各种隐蔽的方式躲避监督,不给收礼者增添麻烦。
理论上讲,如果所有人都不送礼,与送礼有关的官员作风问题、公权私用问题、腐败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然而从现实来看,只要不送礼办不成事的现状不改变,即使出于囚徒困境的社会心理,也总会有人或明或暗地给官员送礼。因此,我们固然可以呼吁送礼者移风易俗,但更奏效的治理思路在于严管收礼者。
如何严管?概而言之就是将收礼与问责挂钩,发现一起就曝光一起,查实一起就处理一起。在当前的监督框架内,即使再隐蔽的送礼行为,也难以真正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只要有关部门将送礼当作必须严肃处理的问题,就不愁抓不到负面典型。纪检部门定期公布违纪案例时,不妨重点曝光一些违规收礼的典型案例。
在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中,领导干部对送礼行为应该保持本能的警惕,甚至感到厌恶。事实上,如今有不少领导干部也将别人送来的礼物视为烫手山芋,但往往碍于情面难以拒绝。如果能进一步强化纪律,改变不送礼就办不成事的现状,形成不敢收礼的官场文化,将有助于领导干部光明正大地拒绝收礼。
作风问题常抓不懈,必定功不唐捐。以前很多人以为,公款吃喝、滥用公车等官场陋习难以根治,但近几年中央严抓严打之下,这些都成了领导干部不敢碰的雷区。这足以说明,只要问责机制硬起来、严起来,形成不敢收礼收礼即被问责的官场文化,不管送礼形式如何花样翻新,都将显著地刹住送礼歪风。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2017上海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问责机制硬起来才能刹住送礼歪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