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音乐节到今年已经19年了,在高水平演出远不像今天这般丰盛的岁月里,这个每年10月举行、每届持续三到四周的音乐聚会,对于这座城市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代表了一种纯真而美好的回忆,面对每次将近30场左右的演出,幸福的苦恼,取舍的痛苦如影随形,就算是拥有最阔绰时间的人,恐怕也很难将所有演出一网打尽,于是不得不花时间进行比较、甄选。
不过今年这个问题似乎显得不算太难回答,至少在音乐节近年来最为倚重的歌剧板块中,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首当其冲,理应成为这届音乐节的首选节目。2013年为了纪念这位英伦作曲大师的百年诞辰,音乐节上演布里顿最重要的作品《战争安魂曲》,并在歌剧舞台上推出其备受尊崇的歌剧《彼德格赖姆斯》。
而这次《仲夏夜之梦》是完整的舞台版歌剧。版本来自以艺术前瞻性著称的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导演罗伯特卡尔森(RobertCarsen)则是当今国际歌剧界最负盛名的导演艺术家,早年以执导莎士比亚题材著称,目前在欧美顶级歌剧院红得发紫,但人们很少关注他早期执导的作品,这部他1991年制作的莎翁歌剧恰好帮助人们一窥究竟,其实比起歌剧迷来说,戏剧爱好者更有理由关注这部歌剧。
和国家大剧院那种常规剧目轮演制的演出方式不同,音乐节希冀跳脱出常规化的意大利歌剧体系,每年将更新鲜、前卫的剧目引进国内。历史上,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歌剧(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一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轴,如今他们把焦点汇聚到20世纪舞台,甚至比这还要激进,比如今年的一部浸没式环境歌剧《唐璜》,以及3D迷你歌剧《湮灭》都是数字多媒体时代的艺术产物,并且两部歌剧的演出地点都是三里屯太古里,音乐节仿佛有一种把歌剧玩坏了的感觉。
器乐和交响乐板块,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同期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节目不仅数量众多,且质量都极高:穆特的小提琴,佩拉希亚的钢琴,乐团方面则有马琳斯基交响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以及钢琴家席夫与北德广播爱乐乐团。但有趣的是,为今年音乐节开幕音乐会演奏的却恰恰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肖斯塔科维奇的《森林之歌》开宗明义,昭示了今年音乐节交响乐音乐会曲目风格偏向斯拉夫化的倾向。
至于高光演出,无疑是东欧劲旅捷克爱乐乐团带来了的德沃夏克2+2专场,两部交响曲+两部协奏曲,只是两天核心曲目《第六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与乐团上一次访京时悉数雷同。另一个交响乐演出亮点,则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带来的老柴交响曲全集,这个三晚六曲的马拉松套路,五年前马琳斯基交响乐团在北京玩过一次,但差别在于历史上,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两地乐团对传统俄系作曲家的诠释素有不同,甚至互有竞争,能够以杰出作曲家命名代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而冠以该国最具历史地位的作曲家名称,足见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卓尔不凡的艺术地位。另外,老牌指挥大师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已85岁高龄,如果上半年聆听过另一位高龄大师特米尔卡诺夫,就没有理由错过已是耄耋之年的费多谢耶夫。
独奏家方面,虽然今年音乐节方面没有穆特、佩拉希亚这个意义上的大牌演奏家,但是在今年音乐节王府井教堂音乐会亮相的管风琴独奏家卡梅伦卡彭特绝对不容小觑,正是这位34岁的音乐奇才在欧美乐团掀起了一阵管风琴旋风,以他凌厉炫技的演奏风格,莫西干式的朋克发型,以及他那台在全球各地搬运不止的电声管风琴,让管风琴这件对中国观众还颇为陌生的乐器大放异彩。欣赏他的音乐会既是听觉奇观,也是视觉奇观,只是据我所知,教堂音乐会的门票每年都异常难搞。 (许渌洋)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2017上海公务员考时政热点:这个北京国际音乐节怎么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