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对私募监管应灵活施策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对私募监管应灵活施策

2015-06-09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对私募监管应灵活施策。

据媒体报道,近期,由于A股牛市导致非法私募猖獗,北京市有关监管部门开始了整治非法私募行动,已有中金信安、中金赛富等5家机构涉嫌从事非法私募活动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且整治行动有可能推广至全国。

整治私募中的非法行为在当前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民众了解私募与非法私募之间的本质区别,增强风险识别能力,避免上当受骗,更有利于维护私募健康发展,消除金融混乱无序现象。

私募与公募是相对应的两种投融资方式,它主要针对非上市公司,并以不公开方式对特定对象进行资金募集。自2013年明确证监会监管之后,私募备案正式启动,全国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逾7000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两万亿元,私募基金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和监管不到位,一些备案的和不备案的机构都打着私募旗号,利用民众投资渠道狭窄的现状,公开承诺高回报率,有的就演变成了非法私募活动,甚至蜕变成非法集资。

但是,监管私募基金,防止其陷入非法集资旋涡,绝非易事。因为,私募与非法私募缺乏明确界限,相互交织在一起,合法中常含有非法成分。而且,私募是以不公开方式操作,具有较强隐蔽性,给非法私募留下很大运作空间。同时,加上我国私募时间不长,监管尚不规范,宣传引导不到位,民众对合法私募与非法私募缺乏足够判断力,易造成盲目跟风现象。

显然,私募基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监管不能一刀切和走两个极端,应实施灵活监管政策。一是监管政策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避免一棍子打死。坚持有利于金融创新、有利于私募基金健康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融资三个原则,实施有所区别、有保有压的疏堵结合措施,坚持打击和取缔私募中的非法融资活动,提高准入门槛和从业人员资质,维护正当投融资活动,将其引向健康发展轨道。二是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监管机构将合法私募名单向全社会公布,让民众掌握私募基金发展动态,准确区分合法私募与非法私募,消除民众对私募的担忧和恐慌,避免掉入非法私募陷阱。同时,加紧构建立体监管体系,消除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单一监管倾向,将私募活动置于全民有效监督之下,增强监管社会威慑力,有效约束私募行为。

此外,监管部门应通过媒体平台向民众进行私募基金知识普及教育,揭示投资风险,让民众真正了解私募基金投融资性质及方向。在参与私募投融资活动中,懂得私募不是大众理财产品,具有高风险特征,一般不保本、不保收益。使民众牢记投入非法证券活动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远离非法私募,避免上当受骗。

【时政热点:对私募监管应灵活施策】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申论热点:三问新安江生态补偿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解析:公众何以对养老金认识不一

热点评论:公务员为何成求职首选

时政热评:大病医保 好政策还需好配套

【时政大事记】相向而行、拉紧互信纽带

热点时评:伟大高尚从平凡中起步

政法干警热点与解析: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申论热点:楼市调控不能放松

申论热点: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