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6月11日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6月12日新华网)
说到食品安全,总能细数出许多有内涵的陈词新调,百毒不侵的自嘲,易粪相食的唏嘘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心病。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凄凉段子:猪肉白菜炖粉条的忧郁。问:粉条,怎么只你一个人来了?答:猪肉前些天出了事,来不了;白菜这两天也出了事,也来不了有网友迅速补充说,粉条也来不了,请自行搜索墨汁粉条、硫磺粉条。
食话实说,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在食品领域,我们已经无法独善其身。不吃含工业明胶的果冻,却难免不吃工业明胶造的胶囊;不吃含瘦肉精的猪肉,却难免不吃地沟油;不喝有毒的牛奶,却难免不喝含农药残留的茶叶问题食品呈泛滥之势,防不胜防堪称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成了检验干部作为的试金石。
一直以来,群众期盼也好,政府大力整治也好,然而,高压之下,食品安全问题却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尽管有生产者的不负责,有消费者的不谨慎,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市场监管的乏力,一些干部的不作为。
监管的乏力让有心人唯利是图,侥幸作祟;监管的乏力让大众成为围攻的对象,防不胜防。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作为执政部门,确保食品安全是责任更是义务。
正如李克强总理强调的,要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事实证明,或是防患于未然,或是惩前毖后,只有扎紧监管的篱笆,从严要求,从严监督,干部有所作为,才能堵住食品安全的漏洞。
在其位谋其职,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如果每个部门都能各司其职,又怎会大意失荆州,导致三无食品流入市场,流向餐桌?为民服务,保障民生,是干部的应有之义。
因此,作为执政部门,要落实政策,严格管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加强过程管理;执法必严,有责必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责任追究,形成震慑作用。
保障食品安全,让人们食得放心、食得舒心,干部有作为,百姓才能有指望。
【大排畸:“食品安全”考验干部作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