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礼物困境”背后的职业体面与尊严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礼物困境”背后的职业体面与尊严

2015-09-10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礼物困境”背后的职业体面与尊严。

教师节快到了,该不该送礼?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边是家长苦恼送不送礼、送多少,一边是老师纠结收不收礼、怎么办,各自有各自的为难。家长苦恼、老师纠结,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演变成一道令人焦虑的考题。(9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送礼作为一种社会联结手段,通常能起到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功能。然而,和一般的人情往来不同,家长给教师送礼是一种单向度的有去无回经济学逻辑上的亏本生意,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家长陷入送不送礼的无奈和纠结之中?说到底,家长给教师送礼不是一种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而是一种潜规则,是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社会交换。

那些社会资本匮乏的家庭,试图通过文化资本的提升,来让孩子改变命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只不过,在利益固化、阶层板结的当下,应试教育依然是许多人不可绕行的独木桥,学生、家长、老师都身不由己被裹挟在应试教育的流水线上。以成绩论英雄的单一化和片面化,也会从根本上改变甚至扭曲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

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激烈的考试竞争,让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沦为一种消耗战。不论是学生在题海战术中牺牲睡眠时间、损伤视力,还是害怕耽误学生们上课的老师打吊瓶上课,抑或家长想法设法地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教育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

与平常送礼不同,教师节送礼似乎理直气壮,并被赋予了尊师重道的文化含义和社会价值。家长给教师送礼,不是希望老师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是希望老师给予孩子差异性、优先性地重点关注和特殊关怀。如此一来,那些没有给教师送礼的家长,不可避免会陷入别人送我不送,孩子必然要吃亏的囚徒困境,担心会给孩子带来不公平待遇和不利影响,从而无奈地 跟风送礼。

教师节的本义,在于保障教师的权益,提升教师的社会认同,让教师的劳动更有价值,让教师更有尊严。可是,关爱教师却陷入了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困境形式化、蜻蜓点水的慰问也好,家长送礼品、送红包也罢,都难以让教师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灵上多一些温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生存生态。

让教师活得更加体面,既需要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慰藉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也需要加强师德建设,给教师戴上紧箍咒。当教育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得到保障,当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均衡地配置,家长和教师都再为送礼和收礼问题发愁、犯难。

【时政热点:“礼物困境”背后的职业体面与尊严】相关文章:

时政热评:让社会的光明涤荡潜在的凶恶

申论热点: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时事热点:该被“关进笼子”的是权力不是乞丐

理论性热点:就业歧视

河北政法干警热点解析:公众何以对养老金认识不一

时政热评: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麻烦”

申论热点:管好公家钱袋子 不能仅仅靠审计

时政热评: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申论热点:谁在制造“疯狂的礼品”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