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扶不扶”拷问人心和法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扶不扶”拷问人心和法治

2015-09-11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扶不扶拷问人心和法治。

如果全国法院都对谁主张谁举证以及优势证据规则有共识,以跌倒来讹诈的个案绝不会蔓延如此。更有效的利器还在于,对业经证实的讹诈者加大惩处力度。

自南京彭宇案后,见人跌倒扶不扶俨然成了全民大拷问。近年来,虽有媒体对跌与扶的和谐场景多有宣扬,但再多的正面,也难抵挡一次做好事反被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不少跌与扶的纠纷中,被讹诈的好心人能得以恢复清白,多有监控的证明。问题就在于:如果恰好事发地没有监控,或监控数据丢失了呢?近日,安徽一位大三女生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该女生自称在街头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太,却被老太家属认定是撞倒老人的责任人,如果不是她撞的,为什么陪我母亲去医院?为自证清白,该女生在微博发帖寻找目击者。有消息称,目前已找到至少两名目击者。

对于围观者来说,判断女生究竟撞没撞老太,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好不容易征集到的目击证人,也不知他们证词的关联性如何,证明力有多高。但大凡到了要警方介入的地步,真相已然难寻。在报警之前,女生还报告了学校。作为校方,其目前表态也只能是将根据事实情况和学校的规定妥善处理此事。

从法律上来说,好心人本不需要四处求助、自证清白。如果跌倒方主张撞伤赔偿,就应首先拿出证据证明侵权行为存在,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失具有关联性。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中最基础的证明规则,它首先加诸于主张方,而不是抗辩方。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并不需如刑事诉讼一般,要达到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程度。但在此之下,也应达到优势证据标准。你没撞人,为何要陪护送医?这只是一种假设,而且是颇显偏执的假设。如此反问,实在构建不起优势证据。在跌倒还是帮扶无法查明、事实不清之下,不利的诉讼后果应由举证不能或举证不充分的原告(赔偿的主张者)来承担。如果全国法院都对谁主张谁举证以及优势证据规则有共识,以跌倒来讹诈的个案绝不会蔓延如此。

除了还原索赔者的举证责任,遏制跌倒讹诈的更有效利器还在于,对业经证实的讹诈者加大惩处力度。任何法律,都不支持让违法者得利。讹诈者明明没有任何证据,却非要将帮扶的好心人认定为责任人。这在性质上已然符合诈骗罪的客观要件,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一些跌倒者不但虚构事实,且讹诈的金额巨大,理当严惩。

当然,并不是每一起讹诈都需要动用刑法来规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都可以成为遏制讹诈者的法律利器。好心人往往不愿追究讹诈者的责任,是因摔倒者确有可怜之处。但默认讹诈恶行蔓延,又是对全社会的不负责任。个中权衡,也需好心人乃至全社会费心思量。

【时政热点:“扶不扶”拷问人心和法治】相关文章:

时政热点:“扶不扶”拷问人心和法治

理论性热点:交通安全

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组织“松绑”考验谁

申论热点:“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时政热评: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申论热点:“三公”公开需要“问责落地”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靠什么根治欠薪“病灶”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