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

2015-09-30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月29日发布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截至9月28日,全国各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中,深圳以每月2030元跃居首位;上海以2020元位列次席;广东以1895元排名第三。而月最低工资标准垫底的黑龙江,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仅为1160元,而这一标准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行,之后便未做调整。(9月29日 中国新闻网)

劳动者奉献了青春,获取与劳动价值、生活需要相匹配的工资报酬天经地义。尽管给劳动者涨工资给用人单位带来压力,还可能造成通胀压力。但是,如果劳动者的工资入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与企业效益增速,长期跑不赢物价,显然不是好事情。多数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缓解用工荒,也有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达到还富于民的效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部分省份超过两年尚未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比如,黑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仅为1160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与劳动者的付出严重脱节。

虽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整体工资水平比以前确有提高。但是相当大数量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自来水、天然气涨价,景区涨价,以食品为龙头的日用品、生活用品涨价潮。在一片涨声中,通胀压力显现,工薪阶层普遍希望涨工资。涨工资除了有利于企业招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刺激消费以外,也有利于公众消除物价焦虑感,涨工资更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因此,地方政府不仅要依法依规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而且要督促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五险一金。当然,工资到底该如何涨,需要政府做出一揽子的制度安排,有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公平的劳资平台上协商与博弈。全面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政府的强大执行力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让劳动者工资与企业效益、经济发展同步,防止部分用人单位不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或者说涨工资的好处被高管独享,普通劳动者口惠实不至。

有消息说,酝酿已久的《工资条例》受到了企业抵制,理由是企业不景气,税费负担过重。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表示,如果不偷税漏税,九成企业可能倒闭。表面上看,这种观点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道出了企业税费负担过重,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艰难的现实。

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大企业赚钱也不容易。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曾在两会上叫屈,联想电脑在国内没办法卖得不贵,17%的增值税必须加进价格,但产品毛利率只有15%。福耀玻璃创办人曹德旺也抱怨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税负太高,我们赚一块钱,要缴一块一的税。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实际行动帮扶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要让他们给员工涨工资,政府应体现责任担当。给企业减负也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供了原动力支撑,避免企业因涨工资承受太大的压力。笔者注意到,中央出台了一些减税措施。比如,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微型企业免征注册登记费等22项行政事业类收费。但是从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小企业压力仍然很大,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还须继续加力。

此外,政府还要给企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破解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避免部分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通过减税、融资等帮扶努力,帮助中小企业、困难企业提高竞争力与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应对经济转型,也有利企业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加薪困扰,缓解用工荒。

政府除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做工资加法以外,还要做减法,让民众享受公共服务少掏钱。比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共事业投入,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水平,也很重要。民众享受公共福利政策的实惠,少掏腰包,也是在间接涨工资。此外,政府还需继续加大惠农、扶农力度,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他们尽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

总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企业与政府的共同责任。如果措施到位,各方尽力而为,可以创造多赢局面。

【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相关文章:

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旅游景区要走出“公地怪圈”

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

申论热点:“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申论热点: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

四川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热点评析:食品永不过期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质

时政热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口惠更要实至

四川公务员申论时政热点:打破老师“铁饭碗” 先去教育行政化

理论性热点:就业歧视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