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8日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开始实施。《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行异地贷款业务,并拓宽贷款资金筹集渠道,有条件的城市要积极推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盘活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据10月4日澎湃新闻)
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不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关部门早已注意并且多次试图改善,但在户籍体制下,限购和公积金属地管理框架下,提高公积金的使用率无疑需要打破很多既有的藩篱。
针对公积金目前使用条件偏紧,办理手续复杂,结余规模较大的现状,住建部在9月末发布消息,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等新规,并且宣布于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正式施行,也算是提前给国人发了个国庆大红包。
此次住建部关注的热点有:提高实际贷款额度、设区城市统筹使用资金、拓宽贷款资金筹集渠道、全面推行异地贷款,以及简化业务审批手续等八大项,实在是一个个都戳中了贷款一族的痛点。
然而,利好虽然已经放好,眼巴巴地看着10月8日即可享受红利,但这项业务的真正落地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工程。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的实施,欢呼声最大的应该是在一二线城市缴存公积金的年轻人,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回到三四线的老家城市买房,如果这一政策的放开,这即意味着公积金的流动将方向明确。但是,政策的落地仍然有两个最大的阻碍:首先,虽然国家将出台异地贷款的国内信息交换系统(这个系统要多久建立完善还是未知数),打破技术壁垒,但各地的政策壁垒依然存在,公积金归全国各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所以地区的协调必须打通;其次,更需打通各地的利益壁垒。一方面,流出地不希望自己的资金外流(虽然从产权上说不是政府资金),留住资金即意味着保住房市;另一方面,流入地也会担心异地公积金的流入对本地户籍人口的利益造成影响,有些地区公积金是用来支持当地的住房保障和棚改房的开发贷款,异地资金的流入必然稀释本地户籍红利。
更重要的一点是,公积金天然和购房绑在一起,而目前中国的房产是和户籍绑在一起的,要真正打破公积金异地贷款的僵局,必然要先从户籍制度开刀,户籍未改,公积金异地使用,实则先天就残疾,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
任何政策的制定其实不能按出发点来评价,关键在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再好,如果不能落到实处,也只是画饼充饥。从这个角度来看,公积金贷款新规如何落地仍有待观察。
【时政热点:公积金贷款新规如何落地有待观察】相关文章:
★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时事热点:刘洋为何能成首位女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