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天津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2017两会“十三五”规划新看点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两会“十三五”规划新看点

2017-03-02 | 网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而2017作为第二年,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两会关于十三五的信息资料,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挑战

按照《公报》的说法,十三五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话说得比较重。有哪些挑战呢?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十三五期间的挑战

第一,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原因是2008年以来的国际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退出,它的影响还在。更主要的是,最近若干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尤其是针对中国的产品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所以,这对我们今后的出口和对外投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随着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很多大国对中国有了一些防范心理,周边国家也对中国有些芥蒂。同时,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错,使得中国十三五期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第三,经济增速在换挡。十二五本身也是在换挡,一直在换挡。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一直往下,已经到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6个点,底部还没有探明。十三五前期,我们还可能面临更低的可能性。经济增速的换挡是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遇到的问题。过去三十多年,我们遇到的大多是经济周期的波动,即周期的波动是下降还是反弹到原来的高度等问题。现在的经济换挡,或者是说就发展阶段的转换,或者是步入新常态,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的高速要转入新的增长平台,不能反弹到原来的高度。这对我们来说,代表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四,结构调整阵痛。过去,主要是通过粗放发展的模式,发展高投资、高效能、高排放的产业。现在遇到瓶颈了,必须要淘汰它。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新的产业。在这个转换调整过程中,有一批企业和行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十三五还要继续进行,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五,增长动能转换。增长动能也就是增长动力的挑战。原来的三驾马车越来越靠不住了,今后必须要依靠三大发动机。三大发动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增长动能的转换过程是面临挑战的。

第六,经济泡沫的风险加大。过去多年的高速增长积累了资产价格泡沫、产能过剩、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等经济泡沫。经济泡沫现在还没有消除。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解决它,这是一个挑战。

第七,社会发展转型带来挑战。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贫富差距仍然比较大,社会矛盾一部分在加剧,老百姓对权利的诉求在增加。在十三五期间怎么应对社会转型,这也一是个挑战。

第八,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大气、水、土壤,这些污染的增量控制可以有所成效,但是已经污染了的存量部分的解决还需要时间。在十三五期间,这将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九,人口红利消失。自2011年开始,15岁到64岁之间的生产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十三五期间仍然处于这个通道上。当然,我们前面放开两胎会有所缓解,但是短期内不足以扭转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要迎接这个挑战。

(二)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

经济步入新常态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到中高速,6%7%。

第二,发展方式要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原来我国主要是追求规模的扩张、速度的提高,十三五期间将更多地强调质量和效益,即所谓的提质增效。这是新草案所要求的。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我国过去是粗放发展,所以在增量上不断扩大,扩大产能。今后,存量要调整,有些存量逐渐要淘汰。增量不是一种平面的扩张,而是要做优,要优质、高效。

第四,发展动力要由主要依靠资源、低成本劳动力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三驾马车转到三大发动机,是指三驾马车是需求鞭策动力,三大发动机是供给鞭策动力。这说的是什么?从供给的内部来看,也有转换的问题。从原来主要依靠一般性的要素,转向今后高技术、人才、信息这样一些要素。当从需求的定位来看,原来主要依靠外需转到主要依靠内需,由原来的依靠投资转到依靠消费,由原来依靠政府投资转到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总之,整个动力体系要发生基本变化。这是新常态的要求。

(三)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是全面小康

十三五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很多指标要检验,老百姓要评价。怎么来实现?决胜阶段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要把现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配套的、不相适应的、达不到要求的问题解决了,然后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哪些问题必须要解决?

第一,要消除贫困。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问题是不大的。但是,中国地区差距很大,贫富差距很大,收入差距也很大。一些贫困地区也要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次特别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一对应,否则就不能说我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那些落后地区也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三五最大的问题。

第二,要解决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整体来说,我国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很严重,有些企业效益不太好,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经济泡沫比较严重。这一系列问题都说明,发展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这是十三五期间必须解决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真的步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城乡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在3倍左右。区域的差距也很大,东西、西部、南北的差距也很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缩短这些差距。

第四,要解决资源环境的约束。现在,我们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的总体趋势还在恶化,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而环境已经成为民生了,老百姓非常关注。小康社会包括好的环境,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五,要使人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康不光是要有物质财富,还要有文明素质,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也要达到与小康适应的水平,才能说建成了小康社会。

第六,要充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尤其是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城乡都要供给到位,否则不能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七,要解决法治社会的建立问题。四中全会明确要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三五期间,推进法治建设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这也是小康社会所要求的。

第八,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这是第二大部分,共四个方面,主要讲十三五面临的形势,包括新的阶段和有待解决的若干个问题。

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们先来看指导思想。关于指导思想,有几句话比较重要、比较关键。

第一,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二,要加快形成引导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我们一直说要引领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是什么?是要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真正建立起来了,新常态会自动到来。

第三,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第四,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是不可动摇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第二个方面是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有六大原则:第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二,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坚持深化改革;第四,坚持依法治国;第五,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第六,坚持党的领导。这六个原则是非常有深意的。

首先,这六个原则对应着前面的四个布局,还加了两个词,一个是科学发展,一个是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科学发展一直是党的指导思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今后十三五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必须要重视的因素。

(三)发展目标

第三个方面是发展目标。总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外,还有八项具体的目标。

第一个具体目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体来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而且这个翻一番还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要建立在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十三五追求的GDP增长不是为了经济增长而增长,要是在符合这三个性的前提下,根据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进行测算。十三五期间,人均GDP增速的底线是6.5%。当然,跟过去相比,确实是下了一个台阶。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转换期、步入新常态的历史事实,考虑到我们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考虑到我们现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考虑到我们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少的事实,考虑到十三五期间,我们仍然还要消化十一五、十二五以来,积累的很多经济问题和泡沫,十三五要实现6.5%以上的平均增长,仍然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在三大发动机上做好改革转型创新。如果通过这三大发动机,把新的增长动力培育起来,把新的增长点培育起来,我想完成6.5%以上的增长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反之,不一定。这是第一个具体目标。

第二个具体目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过去,很多产业在总体是中低端的。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必须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要具体体现在一、二、三产业上;先进制造业要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要不断成长;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要进一步上升;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新的进展,这是第二个具体目标。

第三个具体目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这是从经济增长动力三架马车的角度来说的。过去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最近这几年,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逐步上升。2014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1.2%。2015年前三个季度进一步上升到58.4%,已经超过了投资对GDP的贡献力。我们希望在十三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升。这是第三个目标。

第四个具体目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就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过去统计城镇化率有两种口径,一种口径就是按照户籍来说。按照户籍,2013年的城镇化率实际上只有35.9%。一种是按照通常统计上所计算的城镇化率。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4.77%。户籍城镇化率和我们统计上的城镇化实际上是有一个差距的。十三五期间,真正面临的艰巨任务是怎么让人口城镇化,不仅是让农民进城里来打工,更要让他们真正与现有的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益。那就必须要解决和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水平,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左右。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9%,意味着十三五期间,每年年均要提高户籍城镇化率1.3个百分点,每年要让1600万没有获得城市户籍的人成为户籍城市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任务。这次在《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里,对这个问题专门有一段说明。

第五个具体目标,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里边特别强调的是脱贫的问题,脱贫目标也非常具体。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按照我国现行标准,我们现在有多少个贫困县?592个。又有多少贫困县都想戴着这个帽子,享受很多的优惠政策?未来五年全部摘帽。这个任务之艰巨、挑战之大、目标之具体,可想而知。

第六个具体目标,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第七个具体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最主要的,我们要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要控制能源、水资源、土地、碳排放权的总量,同时还要控制它的强度,使主要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

第八个具体目标,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们有356项改革要在2020年取得决定性成果。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所有的制度要逐步建立起来,运行起来。

【2017两会“十三五”规划新看点】相关文章:

热点时评:“舌尖中国”呼唤社会参与

2017省考行测“接地气”题型讲解:行程问题

2017两会“十三五”规划新看点

事件现象性热点: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2017省考行测中你不能放弃的“数量”

【理论观察】“老虎伤人案”中的园方责任

2017省考行测中的“吕布”和“赤兔”:方程

热点时评:“做好事有利可图”让道德更亲切

2017云南丽江市社会保险局公益岗位招聘放弃应聘资格及递补公告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十五元公务餐”能走多远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